微信公众号

过刊目录

  • 2008年, 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8-09-28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史及伟
    2008, 9(5): 4-8.
    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昭示着后发国家可能呈现的共同规律和人们生活的共同追求。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无疑与“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相当吻合。从一定意义上说,罗斯托阶段论或许可以作为我们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杭州正在向“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迈进。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具有深厚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为提升“五大生活品质”,需要相应地处理好“生产与消费”、 “效率与公平”、“民主与法制” “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五个基本关系。
       
  • 论文
    俞炳林;范飞;许仁龙
    2008, 9(5): 14-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杭州市国资管理、国企改革的历程,对杭州市国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革作了比较翔实的阐述,特别总结了1997-2001年杭州市大规模国企改革的经验。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分析近年来杭州市规范国资管理、国企焕发青春的做法和特点,并就如何以“创新创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增强杭州市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谋求国资管理新突破进行了探索研究。
       
  • 论文
    王国平
    2008, 9(5): 26-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海一号”的发现反映了南宋时期高度发展的繁荣局面和开放水平,表明南宋在当时引领着时代的发展,这对于重新审视和评价南宋的历史地位有着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应在全面分析南宋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基础上,既充分肯定和发扬南宋文化精致细腻的文化品格,又深入挖掘和继承其崇文重商、关注民生、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和包容汇通、大气开放的文化特质,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胸襟,充实和丰富千年古都的内涵,把“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层面。
       
  • 论文
    沈者寿
    2008, 9(5): 40-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肖剑忠;冯端儿
    2008, 9(5): 45-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杭州市拱墅区X村为例,分析了城中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原因,认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比较缺乏、集体文化活动十分稀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业余文化生活尤其贫乏构成了城中村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中村边缘性的地理位置、封闭性的集体经济体制和部分村干部的片面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 论文
    王家华
    2008, 9(5): 63-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执法”是杭州市为了破解城市执法中面临的全局性难题而提出的一项创新课题,是一个集资源共享、管理、监控、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业务平台。该项目自实施以来,在保障信息畅通,提高办案效率;促进有效执法,降低总体成本;规范执法流程,促进执法公正;强化监管力度,提升队伍形象;提高服务水平,争创满意单位;实现数据共享,减少重复投资;增强部门协作,形成互助机制;创新执法手段,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优势,已经产生了较好的行政管理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论文
    邱关林;薛萍;耿艳苹
    2008, 9(5): 68-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检察权是国家权力的直接派生权,是由最高权力机关授权检察机关独立行使的专有制衡权。检察权在民生保障中的运行应体现其程序裁量性,行使好三项主要权能。行使追诉权维护社会稳定,乃是保障民生之基;行使建议权促进社会和谐,以推动民生之兴;行使调查权推进民主法治,以落实民生之求。
       
  • 论文
    徐芙蓉
    2008, 9(5): 72-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两项重要准则。它们在各自发挥作用的同时,似乎又不自觉地“侵入”了彼此的领地,使得传媒和司法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表面上的“张力状态”。在和谐社会语境下,我们要抛弃那种通过实质性限制这一方或那一方的权利以解决彼此冲突的思想,而应当在了解各自基本属性的基础上,理顺两者的界限,使“张力状态”变得“张弛有度”,从而把中国的法治建设“弹”向更高。
       
  • 论文
    马浩青;李益明;姜伟民;郭林将
    2008, 9(5): 77-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辩诉交易制度作为一项特殊的刑事司法制度,近年来受到我国刑事法学界的持续关注。在我国是否应当建立辩诉交易制度这一问题,学者们众说纷纭,并都列举各种理由。辩诉交易与我国法律传统文化、诉讼模式、诉讼制度具有内涵一致性,因而具备了移植的可行性。同时,我国也应充分考虑诸如无罪推定、社会正义等实行辩诉交易制度之代价。为此,我国对辩诉交易应持理性思辩之态度,不应停留在讨论的层面,而应大胆将其付诸实践,不断探索,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辩诉交易制度。
       
  • 论文
    王坤
    2008, 9(5): 81-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很多严重缺陷,这些缺陷包括公共利益标准模糊、国家权威过重、补偿标准非市场化、补偿范围过窄等等,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体现“权利本位”的基本理念,设置民事前置程序、知情权制度、买回权制度、强制征收请求权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重新建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
       
  • 论文
    胡晓红
    2008, 9(5): 86-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每个节日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而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趋势下,中国的传统节日面临着被遗忘的困境。在困境中,如何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笔者认为节日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结合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让节日在消费中实现节日与消费的双赢。
       
  • 论文
    张婷
    2008, 9(5): 90-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管理“无定式”,组织在随着外界的环境发生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也需要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孟的“中庸之道”,为组织管理走向更高的层次提供了丰富的管理思想,推行“中庸之道”将使组织管理达到至高境界。
       
  • 论文
    黄怡文
    2008, 9(5): 93-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推直选是对改革基层党内选举制度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经过在四川、江苏、河南、广西等省的一些地方探索和试点后,党的十七大对公推直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指明了方向。学界和理论界对各地公推直选探索和试点的主要原因、主要成效、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主要是对近年来学者对于基层党内公推直选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
       
  • 论文
    佘纪国
    2008, 9(5): 98-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村庄权力结构民主转型主要表现在民主选举,也表现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其动力主要有国家政治推动,底层社会民主诉求,现代性的推动,“公民社会”的推动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