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通知公告
编读往来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参考文献国标2015
更多>>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 1卷 1期
刊出日期:2015-01-28
论文
论文
党规与国法的基本关系
卓泽渊
中国共产党的党规与国家的法律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其实它们之间应该是相伴随行、相互区别、相得益彰的关系,并应努力到达这样一种理想的关系状态。从相伴随行来看,我们应当看到党规与国法是政党政治中并行的规范性文件;从相互区别来看,我们不可将党规与国法相混同而以党代法;从相得益彰来看,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党规与国法在法治中的应有作用。
2015 Vol. 1 (1): 4-7 [
摘要
] (
481
) [
PDF
611KB] (
854
)
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罗志先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国法治实施还存在诸多不佳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人治的因素,也有体制、人员素质、法律本身的因素。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必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提高立法质量,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高法治队伍素质,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2015 Vol. 1 (1): 8-15 [
摘要
] (
497
) [
PDF
251KB] (
1105
)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及其关键举措
褚国建
司法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围绕司法的性质和功能定位问题展开的整体谋划。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司法体制改革围绕司法权的中央事权属性、审判权属性与判断权属性展开了顶层设计并提出了诸多推进举措,体现了强化公共权力制度约束与遵循司法运行内在规律的统一性。当前,围绕司法体制改革举措的推进,实务界与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关键是要在围绕实现顶层设计的基本前提下,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方向,认真研究处理好改革进程当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改革的共识与动力。
2015 Vol. 1 (1): 16-22 [
摘要
] (
495
) [
PDF
222KB] (
907
)
国企纪检同级监督的价值与路径
胡荣良;苏庭福
监督,本质上表现为对权力的管控与制衡。在国企内部,各类监督主体对权力的监督并不鲜见,而监督的效用至今尚缺乏相应评价。鉴于国企大案、窝案频发,应对现行的各类监督作进一步分析和比较,从中甄别、遴选辅以强化。面对权力,纪检监督比其他监督更具比较优势,但要提升监督效用,需要将过去比较抽象和泛化的监督转向权力监督,通过制度性安排,形成确切的可操作的监督机制,实现监督重点与权力核心合一;同时,须厘清监督对象的权力事项,描绘出权力运行流程,以此作为行权与监督的共同依据。权力主体与监督主体在认识标准上的一致性,可以降低监督过程发生碰撞的烈度,并使权力运作具有确定性和规范性。
2015 Vol. 1 (1): 23-28 [
摘要
] (
542
) [
PDF
195KB] (
769
)
惯性思维的张力与抑制——对1950年党的整风运动重点转移的反思
赵亮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诸如征粮和土地改革等工作中出现了基层执行不力问题。党基于纠错的惯性思维,制定了重点整顿基层组织的1950年整风决策。由于执政特别是新区治理经验的匮乏和整风部署中的相关步骤设计,促使运动中党的纠错注意力上扬,实际上将各级领导机关作为重点整顿对象。这表明依托惯性思维而形成的政治性经验决策存在基于制定与实施和纠错力的双重悖论,但创新性思维要素又必然依托(抑制)惯性思维而产生。
2015 Vol. 1 (1): 29-34 [
摘要
] (
406
) [
PDF
202KB] (
873
)
论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经济的双重影响
陶林
转型时期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不仅成为俄罗斯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而且对俄罗斯的经济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双重影响。其积极影响有:作为“产权革命”的促进者、市场化改革路径的探索者、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其消极影响有: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导致大量资金外流,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带来严重困难;形成市场垄断、阻碍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使俄罗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影响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认清其影响对于积极治理利益集团,处理好政府和利益集团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2015 Vol. 1 (1): 35-40 [
摘要
] (
407
) [
PDF
194KB] (
863
)
理解中国:人民共和国政治的逻辑与演变
孙培军
在1949—1978年这段特殊的历史—社会—文化情境下,中国和人民共和国政治围绕着革命与革命后社会的秩序与发展问题,经历着形成和演变的特殊路径,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性质与特点:以革命为发展逻辑;以制度、组织和价值等要素为内容;以动员参与、民主法治、党建国家等为特征。在近三十年的历史与现实情境下,中国共产党、国家与社会在互动中围绕着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国家的统一与发展的关系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厘清这些探索的内在逻辑事关共和国的稳定和繁荣。
2015 Vol. 1 (1): 41-45 [
摘要
] (
479
) [
PDF
169KB] (
1196
)
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当代发展研究
李灵燕;石高宏
本文主要对美国每月评论学派发展的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研究。通过将该理论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比较,系统梳理新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的分析方法、概念框架和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解释,检验其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间的一致性,分析其主要缺陷,并提出改进方向。
2015 Vol. 1 (1): 46-55 [
摘要
] (
417
) [
PDF
299KB] (
942
)
西方经济学理论在环境法中的演进
王紫零
环境资源问题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域,它的许多研究方法、思路和基本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却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甚至经济学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环境思想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其演变过程按时间维度可以划分为古典资源环境思想、新古典资源环境思想、近代资源环境理论和当代资源环境理论四个阶段。从贯穿这一思想脉络的历史演变可以分析得出:资源环境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密切相联的。自古以来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与经济发展相排斥的,而是要遵循经济规律,利用市场机制,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015 Vol. 1 (1): 56-63 [
摘要
] (
391
) [
PDF
245KB] (
847
)
网络公民参与:一个基于文献的概念梳理
黄少华;袁梦遥
基于文献探讨,本文对公民参与和网络公民参与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研究发现,公民参与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从政治参与扩展到行政参与和社区参与的发展过程。即,在早期人们对于公民参与的理解,侧重于民众通过投票选举、参加全民公投和民意调查等方式,参与政府的人事构成与决策;而在当前,公民参与主要指人们通过交往以及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团体和组织,在社区层面参与公共生活。互联网的崛起,引发了公民参与内涵的重要转变。对网络时代公民参与的这种转变的实质,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一种解读强调网络公民参与是现实公民参与的在线副本;另一种解读则强调互联网拓展了公民参与的内涵,重塑了公民参与的实质。
2015 Vol. 1 (1): 64-69 [
摘要
] (
496
) [
PDF
201KB] (
987
)
网络社会学何以可能?——社会学视角下网络社会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邓志强
通过对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当前网络社会学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具体表现为:处于一种“疏松化”状态;核心概念未形成共识;学科体系尚未形成;学术研究责任尚不够。网络社会学研究本身就是社会学对新的社会存在形态的介入和反思,未来网络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应转向网络社会空间理论,应尽快完善网络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应赋予网络社会研究者以责任与担当。
2015 Vol. 1 (1): 70-76 [
摘要
] (
418
) [
PDF
227KB] (
993
)
公私协力主体的生成及其对行政组织法的挑战
邹焕聪
目前学界对公私协力的研究多从公私协力行为的角度进行讨论,鲜有从公私协力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状况无助于公私协力研究的深入开展。作为一个整合性概念,公私协力主体系指参与公私合作关系的公、私部门主体以及因合作产生的派生主体,具有主体构成的多样性、主体角色的复合性、主体目标的合作性等法律特征。它可以划分为原生型主体与次生型主体两大类,前者包括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公法上的消费者,后者涵盖公权力受托人、特许经营者、政府业务承包人、社会合作管制主体以及公私合作公司。公私协力主体的兴起,对于我国行政组织法构成了挑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讨的新型课题。
2015 Vol. 1 (1): 77-85 [
摘要
] (
397
) [
PDF
273KB] (
903
)
主审法官责任制的法理分析
张红
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长期以来集体审议和决定案件审议结果的做法等影响了司法独立和法官独立的真正实现。落实主审法官责任制是司法改革的重要方向,其实质就是确保主审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而当前我国司法制度中的民主集中制在一定程度上对主审法官责任制形成阻滞。要完善主审法官责任制首先要完善实现法院审判业务去行政化的程序保障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法官任用制度和淘汰制度、法官职业化管理制度、常态化教育培训制度等配套制度。
2015 Vol. 1 (1): 86-90 [
摘要
] (
402
) [
PDF
169KB] (
845
)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反馈对立格局——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探析
胡建
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主要表现为:随着工业文明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日趋退化的事实展露,中国人懂得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反馈对立质底。它具体表现为:在生产方式上,工业文明的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文明所需的生态系统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特别是自我更新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在消费方式上,工业文明必需的“过度消费”模式与生态文明倡导的“适度消费”模式的对立;在文化价值观上,工业文明将“贪欲”视为社会创新与进步的动源(动力之源与动向之源)的观念与生态文明控制“贪欲”以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物质变換关系”的见解的矛盾。邓小平对此采取的对策是:在承认工业文明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综合、平衡与协调中国发展所需的各种目标,在此基础上采取尽可能向生态文明倾斜的对策。邓小平的决策是实事求是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不容否定的境遇中,他只能否定那种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而必然引发生态危机的现代化,代之以“兼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这使得他能在利用“资本逻辑”的同时限制“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文明作用。然而,毋庸讳言的是,仅仅限制“资本逻辑”并不能完全实现生态文明。因为既然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具有反馈对立的质底,那么“资本逻辑”对生态的破坏作用也就是本根性的。仅仅限制“资本逻辑”只能降低其破坏程度,而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破坏,就得最终超越“资本逻辑”。依据这种视角,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只能算是“过渡性”、“中介性”的生态文明理路,它有待于接踵而至的“可持续发展观”来超越并发展。
2015 Vol. 1 (1): 91-96 [
摘要
] (
484
) [
PDF
204KB] (
880
)
版权所有 © 2013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