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社会学何以可能?——社会学视角下网络社会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邓志强 |
邓志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共青团理论教研部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社会学。邮编:410006 |
|
|
摘要 通过对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当前网络社会学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具体表现为:处于一种“疏松化”状态;核心概念未形成共识;学科体系尚未形成;学术研究责任尚不够。网络社会学研究本身就是社会学对新的社会存在形态的介入和反思,未来网络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应转向网络社会空间理论,应尽快完善网络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应赋予网络社会研究者以责任与担当。
|
|
关键词 :
网络社会学,
回顾,
反思
|
|
|
基金资助: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网络化时代的社会认同研究》(12YBA310)的阶段性成果。 |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rdxx/201307/t20140217_40663.htm. [2]卢安宁.关于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前沿,2008(6). [3]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童星、罗军.网络社会及其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挑战[J].南京大学学报,2001(5). [5]林闽钢.迈向网络时代的新社会学[J].江海学刊,2000(4). [6]张春华.网络舆情研究:社会学研究新领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2. [7]戚攻、邓新民.网络社会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8]任娟娟.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4). [9]夏学銮.网络社会学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10]邓伟志等.关于建立中国网络社会学的问题[J].江海学刊,2001(4). [11]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2]黄少华.网络时代社会学的理论重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13]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4]曾令辉.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1). [16]何明升.网络社区:一种新的社区形式[J].中国国情国力,1998(3). [17]刘瑛、杨伯淑.互联网与虚拟社区[J].社会学研究,2003(5). [18]冯鹏志.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J].学术界,2001(2). [19]白淑英、何明升.BBS互动的结构与过程[J].社会学研究,2003(5). [20]樊佩佩.弱纽带发展强关系的尝试:网络征友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学术交流, 2007(10). [21]杨帆.网络文化的社会学思考及对策[J].前沿,2004(1). [22]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督[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3]孙聪、沈强.网络暴政的社会学分析[J].学理论,2011(2). [24]吴鹏森、邓俊.网络“开心农场”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1(2). [25]尤红斌.网络传播的社会学视角[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6]王荣启.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的社会学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1). [27]徐艳国.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影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28]陈文心.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社会学检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 [29]刘同舫.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犯罪与综合治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 [30]曲文勇、张谚.网络异化的社会学分析[J].学术交流,2010(3). [31]谭燕瑜、戚杰强.网络时代亲子冲突的社会学分析[J].西北人口,2007(4). [32]邓志强.网络时代社会认同的时空转换——基于时空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人文杂志,2014(8). [33]罗迪.论网络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特征[J].求实,2014(9). [34]戚攻.网络社会——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J].探索,2000(3). [35]李一、冯鹏志.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J].学术界,2001(2). [36]符福垣.关于信息社会学方法论的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 [37]王旭.网络讨论的社会学思考——“王丽萍事件”侧记[J].青年研究,2001(2). [38]张杰.网络社会:社会学研究的新“阿基米德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8-16. [39][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 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0]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9(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