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会学中的国家结构主义:斯考切波的革命研究模式评述

耿依娜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7, Vol. 1 ›› Issue (1) : 40-46.

PDF(1163 KB)
微信公众号
PDF(1163 KB)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7, Vol. 1 ›› Issue (1) : 40-46.
公共行政

历史社会学中的国家结构主义:斯考切波的革命研究模式评述

  • 耿依娜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斯考切波的《国家与社会革命》不仅在历史社会学领域,而且在国家革命学领域都是一本经典著作,其所创立国家结构主义的革命研究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争论。作者综合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政治冲突论等政治理论,对革命、国家等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变量进行了明确界定,采用了结构性视角、比较历史分析和因果机制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革命研究的整体结构模式。通过这一模式,作者对法国、俄国和中国三国革命的原因、经过及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然而,这一研究模式也存在历史事件分析的表面化、结构主义分析的路径依赖化以及比较历史分析的固化等缺陷。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 斯考切波 / 《国家与社会革命》 / 革命研究模式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耿依娜. 历史社会学中的国家结构主义:斯考切波的革命研究模式评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1): 40-46
中图分类号: D50   

参考文献

[1][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M].姚朋,周玉鹏,胡秋红,吴修申译.刘北成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2]Sanderson.Social Evolutionism: A Critical History [M].London: Oxford Press, 1990.
[3][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3.
[4][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M].冯棠译.桂裕芳,张芝联校.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5][希腊]尼科斯·普兰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M].叶林,王宏周,马清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6][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M].张长东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7][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8]钱乘旦.“革命”研究:革命的原因、性质和目的——从《国家与社会革命》谈起[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3).
[9][美]B.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 “新制度主义”(第2版)[M].王向民,段红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1.
[10]Theda Skocpol.The Use of Comparative History in Macrosocial Inguiry[A].Skocpol (eds.).Social Revolution in the Modern World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72-95.
[11]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12]曲博.因果机制和过程追踪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4).
[13]Theda Skocpol, Morris P.Fiorina.Civic Engagement in American Democracy[M].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9.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事业单位改革的衔接机制研究”(14AZZ012)和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生产与阙失: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治理的公共性研究——基于浙江经验”(Y201534838)的阶段性成果。

PDF(1163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