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通知公告
编读往来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参考文献国标2015
更多>>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 1卷 2期
刊出日期:2008-03-28
论文
论文
漫谈“理论武装”——兼论“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雷云
理论武装就是要使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熟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论武装关系党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目的在于增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为此必须把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发动好组织好;注意克服一些同志中对学习这一理论体系存在的思想障碍和认识误区;开展这一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08 Vol. 1 (2): 4-9 [
摘要
] (
484
) [
PDF
0KB] (
44
)
提升杭州农村困难群体生活品质的政策研究
邵德兴
杭州要建成“生活品质之城”,其关键是提升城乡困难群体,尤其是农村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品质,以实现城乡统筹、共建共享的奋斗目标。那么,目前杭州农村困难群体的生活品质现状如何?提升困难群体生活品质面临什么难题?如何从完善公共政策入手切实加以解决?本文试结合有关调研进行分析。
2008 Vol. 1 (2): 10-16 [
摘要
] (
329
) [
PDF
203KB] (
804
)
市民视角下的生活品质之城调研报告
蒋荣华
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全力打造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战略目标,市民对“生活品质之城”的感知状况如何?品质生活应具备的宏观环境是什么?微观要素又有哪些?市民心目中的品质生活又是怎样的?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面临哪些难点?市民有哪些期待?所有这些都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热点。调查结果表明:“知晓面广、关注度深、赞同感强、信心指数高”是市民对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感知的显著特征。“经济繁荣、充分就业;社会和谐、安居乐业;环境清静、空气清新;政治文明、突出民主;文化优雅、市民文明;保障齐全、生活无忧”构成市民品质生活的美好愿景。“社会不良风气、收入差距和市民不文明行为等和谐问题和看病难、就业难、行路停车难、环境污染、住房难、食品卫生安全等民生问题凸显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难点。“动员全民共建、构筑和谐家园、关注民生难题”已成为市民对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热切期盼。
2008 Vol. 1 (2): 17-23 [
摘要
] (
333
) [
PDF
216KB] (
782
)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高起点推动杭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翁卫军
要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认清形势,增强主动意识;更新观念,着力推动创新;明确要求,狠抓工作落实。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高起点推动杭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08 Vol. 1 (2): 24-26 [
摘要
] (
380
) [
PDF
101KB] (
801
)
杭州市农业安全战略研究
何关新
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杭州濒海临江,农业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又处于弱势,在经济全球化带来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形下,杭州市农业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为此,探索杭州市农业安全的战略构想和措施意义重大。
2008 Vol. 1 (2): 27-33 [
摘要
] (
437
) [
PDF
222KB] (
779
)
良渚文化与杭州城市精神
周膺
杭州市城市最早的构架,无论是物质面还是精神面,都形成于良渚文化时期;杭州的城市精神在很大程度上秉承良渚文化先民的传统;杭州地域性人文学科建设与研究与良渚文化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2008 Vol. 1 (2): 34-39 [
摘要
] (
394
) [
PDF
178KB] (
1022
)
杭州古都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探讨
周乾松
古都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是历史文化名城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研究、发掘、利用、传承杭州古都文化,对提升杭州城市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市民凝聚力、创造力,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简述古都和古都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着重阐明杭州古都文化具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序列完整、特色鲜明的重要价值和特色魅力;重点提出杭州古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措施: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查清家底、加强立法;重点加强“西湖.龙井茶园”、“良渚文化遗址”等“准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申遗工作;高度重视南宋皇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切实加强古都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与整体风貌的保护与利用;加快抡救保护杭州古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 Vol. 1 (2): 40-48 [
摘要
] (
296
) [
PDF
270KB] (
981
)
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分析当前社会问题的几个视角
安蓉泉
2008 Vol. 1 (2): 49-53 [
摘要
] (
390
) [
PDF
167KB] (
664
)
乡政村治格局中乡村关系的失调及调适建议
蒋明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在广大农村,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必须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确立恰当的乡村关系。
2008 Vol. 1 (2): 54-58 [
摘要
] (
494
) [
PDF
157KB] (
880
)
公民参与困境与化解策略
罗重谱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公民社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的内在意蕴。然而,公民参与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表现在公民主观上的政治冷漠与“理性的无知”,公民参与过程中的角色悖论、效率悖论、质量悖论、参与悖论。诸多困境的存在阻碍了公民参与进程和民主治理的推进。健全公民参与动力激励机制,借助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依据公共政策性质和合法性要求,选择适度且均衡的参与途径与策略,辅以具体的完善公民参与的措施,是消解公民参与实践困境的有效路径。
2008 Vol. 1 (2): 59-63 [
摘要
] (
506
) [
PDF
180KB] (
1024
)
由兼职代表制到专职代表制——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改革方向
徐蓉蓉
专职代表制肇始于英国,后为大多数代议制国家所采用,以英美法德最为典型;兼职代表制源于苏联,是“苏维埃”代表制度的表现形式,为我国所采纳。比较两者特点可以看出,专职代表制有着兼职代表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我国的兼职代表制弊端种种,既不利于代表实现选民利益,又阻碍了人大立法、监督权的有效行使。所以,必须改革现行代表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实现人大代表的专职化,以提高人大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这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
2008 Vol. 1 (2): 64-68 [
摘要
] (
390
) [
PDF
162KB] (
853
)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全民自由创业的良好环境
吴玉凤
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努力营造强化行政审批制度约束与完善审批利益诱导并重、全民自由创业的良好环境。
2008 Vol. 1 (2): 69-73 [
摘要
] (
480
) [
PDF
171KB] (
888
)
对公务员地域回避制度的反思
姜裕富
地域回避是封建社会中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巩固皇权、整顿吏治的需要而确立的制度,适应了封建伦理社会现实。在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公务员地域回避的原有功能的实现失去社会基础,社会环境变迁需要制度的适应性变革。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完善的前提下,公务员的地域回避制度必将被鼓励公务员地方化制度而替代。
2008 Vol. 1 (2): 74-78 [
摘要
] (
486
) [
PDF
154KB] (
823
)
发达国家典型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蔡岷雯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历史充分地证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对其经济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英、美、德、澳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新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并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高职教育模式,积累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经验,对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提高办学效率和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08 Vol. 1 (2): 79-82 [
摘要
] (
302
) [
PDF
141KB] (
834
)
“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价值审视
于洋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之所在,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解决“究天人之际”这一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思路。“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又是一种生态伦理观。作为生态伦理观,其基本要义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它对我们建构现代生态伦理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2008 Vol. 1 (2): 83-85 [
摘要
] (
334
) [
PDF
110KB] (
941
)
试论哲学视阈中的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
孙余余
休闲作为一种生活实践形式,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休闲有助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自由个性的形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目前在休闲文化领域却出现了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倾向和不文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的发展。为此,应当倡导科学文明的休闲价值观;进行休闲教育;加强休闲立法、规范休闲文化产业,从而建立起绿色、健康的休闲文化生态系统,使人在休闲中得到全面、自由发展。
2008 Vol. 1 (2): 86-90 [
摘要
] (
309
) [
PDF
166KB] (
963
)
关注低保人员的主体意识
梅筱萍;韩荣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张呵护数以万计城市贫困居民生存的社会“最后的安全网”,正在各地城市发挥作用。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施行10年余来,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特别是城市低保人员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在对城市低保人员主体意识变化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低保人员帮贫扶助工作的建议措施。
2008 Vol. 1 (2): 91-93 [
摘要
] (
383
) [
PDF
111KB] (
779
)
物业管理与敬老养老相结合:养老实现途径的新探索——以成都市天天新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养老”创新服务为例
卢旭华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龄人口的增加,养老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存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缺陷。成都市天天新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探索了一条社区物业公司介入城市社区养老的新途径。
2008 Vol. 1 (2): 94-96 [
摘要
] (
365
) [
PDF
109KB] (
831
)
版权所有 © 2013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