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民上访的类型及其变化机制探析——基层治理的视角 |
桂华 |
桂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博士生,主要从事社会学与中国乡村治理研究。邮编:430074 |
|
|
摘要 在对“东县”四年的农民上访材料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将农民上访区分为抗争型、揭发型、求助型与非治理型四种类型,并分析了每种类型的性质与变化。本研究有两个目的,一是描述农民上访到底是什么状况;二是回答农民上访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研究证明农民上访不是“抗争”所能够概括的,求助型上访与非治理型上访都是诉诸于政府的“善治”,农民上访不能被化约“政府侵犯农民权利”,税费改革前后农民上访形势的变化说明,农民上访是与基层治理直接相关的,基层体制改革以及农村政策调整推动了农民上访的变化。
|
|
关键词 :
农民上访,
上访类型,
基层治理
|
|
|
[1] 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C].乡村中国评论(第3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赵树凯.农民上访调查[J].中国社会导刊,2004(4). [3]郑卫东.农民集体上访的发生机理: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4(2). [4]应星.“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J].开放时代,2007(6). [5]袁松、陈锋.“气”与分化背景下的“富人治村”——浙东峨村调查[C].中国研究,2009 年秋季卷. [6]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2). [7]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5). [8]孙敬林.农村信访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9]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申端锋.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
[1] |
刘晨;古沁. 网络时代社会运动的生成与集体反抗的条件——基于W市“8·10事件”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2): 67-73. |
[2] |
扈映;宋燕敏;陈伟鑫. 农村征地拆迁中村干部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兼论村庄治理中管理与监督环节的缺陷与改进方向[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1): 63-70 . |
[3] |
孔卫拿. 社会运动结果:对西方学界的研究述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3): 80-87. |
[4] |
王然. 社会资本的结构性要素与生活幸福感的关系分析——基于CGSS2003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3): 62-67. |
[5] |
汪雪芬. 当前中国“组织化抗争”研究范式述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2): 90-96. |
[6] |
黄少华;袁梦遥. 网络公民参与:一个基于文献的概念梳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1): 64-69. |
[7] |
梁春阳. 网络舆情特点的系统化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 36-42. |
[8] |
方付建. 论网络时代的社会思潮[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1): 66-6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