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建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3][美]罗伯特·普特南.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李惠斌、杨雪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黄立清、邢占军.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5(3). [6]J.F.Helliwell, R.D.Putnam.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 in Italy[J].Eastern Economics Journal,1995(21). [7]裴志军.家庭社会资本、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 一个浙西农村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7). [8]Wen Chun Chang.Social Capital and Subjective Happiness in Taiw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2009(36). [9]邢占军、张羽.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7(6). [10]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2003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数据开放使用公告[J].社会学研究,2007(2). [11][美]伯纳德·巴伯.信任的逻辑与局限[M].牟斌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12]孙立平.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J].学海,2001(4). [13][美]萨利·毕培、杰里米·克迪.信任: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基础[M].周海琴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4]刘德霓.当代中国政治冷漠现象成因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2(1). [15]于征.论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1998(5). [16][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等译.银川:宁夏出版社,1989. [1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