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元秩序”视角下农民市民化路径探析 |
朱海英 |
朱海英,中共绍兴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城乡一体化与社会治理转型。邮编:312000 |
|
|
摘要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前提条件。当下中国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其背后隐含的逻辑正是城乡“二元秩序”背景下,乡土秩序的“退场”与城市秩序的尚未“进场”。走出当下中国农民市民化困境,存在两种不同路径。一种着眼于“系统整合”,强调“建构秩序”,要求政府在宏观上建构一种城乡一体化新秩序,为城乡统筹发展创建条件;在中观层面建设新型村社共同体,在城乡统筹中发挥桥梁作用。另一种路径则着眼于“社会整合”,强调“秩序的建构”,主张从微观层面提升农民素质,帮助农民去主动适应城市。
|
|
关键词 :
农民市民化,
二元社会秩序,
社会整合,
系统整合
|
|
|
[1][德]马克思·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M].宋玮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 [2]Evelyn Nakano Glenn.Constructing Citizenship[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11(1). [3]冯振东.关于我国农民市民化政策性壁垒问题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文军、黄锐.超越结构与行动:论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出路[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 [5]潘泽泉.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迈向经验解释的中国社会[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7). [6]郑萍.村落视野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读书,2005(7). [7]查振祥.稳中求进——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J].特区经济,2012(1). [8]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
[1] |
刘杨. 当代宗族组织的重建及其变迁——以粤北佛县①刘氏宗族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5): 51-59 . |
[2] |
郎晓波. 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与地方社会治理创新——基于杭州市江干区的实践样本[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4): 84-90 . |
[3] |
袁松. 监管与反制:乡镇政权与“老板村官”群体的权力互构——以浙中吴镇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4): 64-71 . |
[4] |
林辉煌. 从危险管理到风险治理——中国乡村治理的模式转换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3): 61-67 . |
[5] |
桂华. “东部地区”村级治理的类型建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3): 54-60 . |
[6] |
张丙宣;苏舟. 乡村社会的总体性治理——以桐乡市的“三治合一”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3): 47-53 . |
[7] |
贺雪峰. 上海的农业治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3): 4-10 . |
[8] |
刘晨;古沁. 网络时代社会运动的生成与集体反抗的条件——基于W市“8·10事件”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2): 67-73. |
[9] |
扈映;宋燕敏;陈伟鑫. 农村征地拆迁中村干部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兼论村庄治理中管理与监督环节的缺陷与改进方向[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1): 63-70 . |
[10] |
郎晓波. “乡—城”迁移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聚居社区治理研究——浙江的个案及启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5): 68-72. |
[11] |
王然. 社会资本的结构性要素与生活幸福感的关系分析——基于CGSS2003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3): 62-67. |
[12] |
孔卫拿. 社会运动结果:对西方学界的研究述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3): 80-87. |
[13] |
汪雪芬. 当前中国“组织化抗争”研究范式述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2): 90-96. |
[14] |
黄少华;袁梦遥. 网络公民参与:一个基于文献的概念梳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1): 64-69. |
[15] |
梁春阳. 网络舆情特点的系统化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 36-4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