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是继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的第五种社会形态。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赋予机器人和其他智能系统独立或半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公众服务的能力,深度学习和自我决策使它们具备某种意义上的“主体性”。这将使社会治理面临十分复杂的新局面。因此,迎接智能社会和及早探讨应对措施是社会治理应该启动的新研究任务。
|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
智能社会,
社会治理
|
|
|
作者简介: 傅小随,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行政体制改革。邮编:518034 |
[1]何哲.面向未来的公共管理体系:基于智能网络时代的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7(11). [2]金观涛.反思人工智能革命[J].社会科学文摘,2017(11). [3]徐晓兰.依托人工智能2.0构建智能社会新动能[N].人民邮电报,2017-3-7(02). [4]霍金在《卫报》发表专栏文章:不谈科学只论生存![EB/OL].东方网,https://mini.eastday.com/a/1612081037 19935.html. [5]关于2018年的50个预言[EB/OL].搜狐网,http://www.sohu.com/a/217302349_465557. [6]杨述明.论现代政府治理能力与智能社会的相适性——社会治理智能化视角[J].理论月刊,2019(3). |
[1] |
张康之. 论身份消解情况下的社会治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 (2): 4-10. |
[2] |
冉昊. 网格化治理的挑战与应对:动态、模式与转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 (5): 68-73. |
[3] |
杨逢银,李梦婷,杨锦雯. 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良性互动的衔接机制研究——基于“礼让行人”社会治理实践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 (5): 74-80. |
[4] |
张康之. 论基于信息的社会治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2): 4-12. |
[5] |
俞春江. “电视问政”的社会协商功能及其实现路径——以杭州电视台《我们圆桌会》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1): 89-96. |
[6] |
郎晓波. 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与地方社会治理创新——基于杭州市江干区的实践样本[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4): 84-90 . |
[7] |
姜辉.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重大意义[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3): 11-15 . |
[8] |
冯波;刘亮. 微博中的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6): 75-79. |
[9] |
张康之. 论社会治理中的身份承认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5): 4-14. |
[10] |
陈家喜;梁玉柱. 地方人大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5): 8-13. |
[11] |
张康之. 论社会治理中的职业化及其技术控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4(3): 4-10. |
[12] |
祝丽生. 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民间规则认同模式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6): 52-56. |
[13] |
桂华.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正当性危机——基于若干案例的讨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1): 67-7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