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县域城乡社区“三社联动”的实现路径与内在逻辑——浙江省D县的一个经验分析 |
徐越倩,楼鑫鑫 |
|
|
摘要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三社联动”已经成为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浙江省D县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者分工协作为思路的“三社联动”治理机制主要依靠组织建设、平台搭建、队伍建设、监督机制、经费保障来实现联动治理的制度化、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以及常态化。县域城乡社区“三社联动”的内在逻辑是多元主体的共同利益和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双重作用的结果,是基层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一种理性选择。
|
|
关键词 :
“三社联动”,
社区治理,
实现路径,
内在逻辑
|
|
|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一般项目“城市治理转型中异地商会与地方政府的策略性合作机制研究”(18BZZ094)阶段性成果;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资助项目“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演进逻辑与模式研究”(1150KZN0218072G)的成果。 |
作者简介: 徐越倩,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组织和地方治理;楼鑫鑫,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组织。邮编:310018 |
[1]顾东辉.“三社联动”的内涵解构与逻辑演绎[J].学海,2016(3). [2]徐永祥,曹国惠:“三社联动”的历史实践与概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肖唐镖,谢菁.“三社联动”机制:理论基础与实践绩效——对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一项经验的分析[J].地方治理研究,2017(1);叶南客.“三社联动”的内涵拓展、运行逻辑与推进策略[J].理论探索,2017(5). [3]叶南客,陈金城.我国“三社联动”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0(12). [4]王思斌.“三社联动”的逻辑与类型[J].中国社会工作,2016(2). [5]原珂.“三社协同”的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 ——以“项目”为纽带的协同实践[J].理论探索,2017(5). [6]徐选国,徐永祥.基层社会治理中的 “三社联动 ”:内涵、机制及其实践逻辑——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探索[J].社会科学,2016(7);穆莹.“三社联动”中的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状况研究——以北京市X社区为例[D].安徽大学,2016年3月;杨芳勇.对“三社联动”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以江西省J市JZ区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李夏.“三社联动”机制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5月;杨贵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助力基层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研究——基于厦门市的调研[J].发展研究,2015(11);王子沫,“三社联动”机制推动广州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5月;陈丽,冯新转.“三社联动”与社区管理创新:江苏个案[J].重庆社会科学,2012(2). [7]刘振、候利文.“三社联动”的县域逻辑:内涵、机制与发展路径—以宜兴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8(8). [8]德清县民政局.德清县四措并举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EB/OL].http://www.zjmz.gov.cn/il.htm?a=si&id=4028e4813e6bc572013e78d713bf004b.2013-05-06. [9]李文静、时立荣.“社会自主联动”:“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的完善路径[J] .探索,2016(3). [10]张仲涛,周蓉.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社会治理,2016(3). [11]何玉芳,柳长青.“三社联动”治理模式的优化进路[J].理论探索,2018(4);卢文刚. 国家治理体系下的社区治理创新:“三社联动”模式优化路径探讨[J].宁夏党校学报,2016(1). [12]何玉芳,柳长青.“三社联动”治理模式的优化进路[J].理论探索,2018(4). [13]韩冬雪,李浩.复合制结构:“联合党建”与“三社联动”科学对接[J].理论探索,2017(5). |
[1] |
肖剑忠. 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何以可能——北仑区大碶街道学苑社区城市基层党建品牌“红立方”调查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5): 24-28. |
[2] |
任洁. 共享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4): 34-39. |
[3] |
张洪萍. 论中国共产党建设主线实践的内在逻辑[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1): 16-21. |
[4] |
董敬畏. 权利冲突与城市社会公共性重构——以杭州市ZJ小区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1): 69-74. |
[5] |
王顺. 党建睦邻:社区治理的一种新探索——以江苏宜兴X社区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1): 30-35 . |
[6] |
郎晓波. “乡—城”迁移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聚居社区治理研究——浙江的个案及启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5): 68-72. |
[7] |
杨书群;邓丽霜. 服务型制造的演变、特点及实现路径探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4(2): 58-63. |
[8] |
姜方炳. 困境与出路:关于浙江建构橄榄型社会的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3): 59-65. |
[9] |
邵德兴. 城市居民民主参与的一般规律、基本原则和参与重点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0(6): 53-59. |
[10] |
张永忠. 基层政府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以庆元技能型政府建设为个案[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0(1): 49-53. |
[11] |
王佳纬;屠瑾. 价值、难点与路径: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8(5): 71-7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