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重困境约束下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中的基层政府行为策略——基于江西省X县的调查 |
尤琳,魏日盛 |
|
|
摘要 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以来,处于压力型体制末端的基层政府面临层层传导的扶贫考核压力、村庄治理的“地方性知识”、村庄内生力不足等多重困境。为了纾解困境,基层政府开始对农村精英采取“倚重”“扶持”“考核”等行为策略,以保证扶贫工作持续稳定推进、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激活村庄内生力等等。但同时,基层政府的行为策略也存在一定限度,出现扶贫项目偏离贫困户的实际需求、扶贫资源没有精准下达至贫困户、影响乡村善治目标的实现等诸多问题。为了在基层政府与农村精英之间建立良好互动关系,需要注重发挥贫困户在贫困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扩大贫困户在扶贫工作中的参与,促进村庄公共性的生长和村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构建基层政府、农村精英、贫困户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贫困治理体系。
|
|
关键词 :
精准扶贫,
三重困境,
行为策略
|
|
|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规划基金资助一般项目“农村基层精准治理研究”(17BKS060)、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推进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MKS161012)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尤琳,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乡村政治及基层治理;魏日盛,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乡村政治及基层治理。邮编:330022 |
[1]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5-11-27. [2]郑永年.中国农村的贫困与治理[EB/OL],http://www.sohu.com/a/138050176_729309,2017-05-03?. [3]谭同学.参与式理论祛魅、文化自觉与精准扶贫——基于贵州 S 山区县的调查[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4]李博.村庄合并、精准扶贫及其目标靶向的精准度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5]邢成举.压力型体制下的“扶贫军令状”与贫困治理中的政府失灵[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6]许汉泽.精准扶贫与动员型治理:基层政权的贫困治理实践及其后果——以滇南 M 县 “扶贫攻坚”工作为个案[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 [7]朱天义、高莉娟.选择性治理:精准扶贫中乡镇政权行动逻辑的组织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8]陈成文、王祖霖.“碎片化”困境与社会力量扶贫的机制创新[J].中州学刊,2017(4). [9]莫光辉、陈正文.脱贫攻坚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及转型路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一[J].浙江学刊,2017(1). [10]王雨磊.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J].社会学研究,2016(6). [11]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Z].2015-05-29. [12]何晓源,郁琼源.中央财政拨付2017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60亿元[EB/OL],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7-06/12/c_1121130265.htm,2017-06-08. [13] 江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7-05-15. [14]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Z].2016-05-20. [15]顾仲阳.22 个省区市和中央签署脱贫“军令状”[J].农村工作通讯,2015(23). [16]张晨.“动员—压力—运动治理”体制下后发地区的治理策略与绩效——基于昆明市2008—2011年的发展经验分析[J].领导科学,2012(11). [17]欧阳静.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3). [18]王三秀.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创新与贫困农民主体性构造[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8). [19]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 “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8(6). [20]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A].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C].鹭江出版社,2000. [21]清华大学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报告[N] .中国青年报,2010-04-18. [22]O’Brien,Li,Lianjiang,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1999,31 (2). [23]王海娟、贺雪峰.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J].学习与探索,2015(2). [24]马良灿、黄玮攀.中国乡村治理主体与治理规则的双重变奏[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25]覃志敏.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治理转型:内源性扶贫——以滇西北波多罗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26]冯猛.项目制下的“政府—农民”共事行为分析——基于东北特拉河镇的长时段观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
[1] |
王春福. 论以人民主义为核心的政策文化[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 (2): 49-57. |
[2] |
刘伟;徐向前. 论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定位——基于中央文件的初步探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3): 25-31. |
[3] |
程浩. 分类规制:小产权房治理的政策选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3(5): 38-43. |
[4] |
黄嵘;. 政府决策科学化的路径选择——论民意调查与政府决策[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7(2): 73-76. |
[5] |
胡振平. 治国基本方略的丰富和发展——从“三个代表”到“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1, 2(3): 8-12,3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