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我国国家赔偿法对财产权损害的赔偿限于直接损失,但法律没有给出直接损失的定义。实务中多见将直接损失理解为现有财产的损失,受害人申请赔偿“维权费”的主张常常不被支持。考察“维权费”国家赔偿案例显示,直接损失为现有财产损失认知已被突破,“维权费”案国家赔偿出现三种情形:不赔偿、可能赔偿和赔偿。学界也倾向于从因果关系、抚慰标准、直接损失的区分点等方面,扩大国家赔偿“直接损失”的范围。应通过法律解释直接损失为“必然财产的合理损失”呼应现实,将“维权费”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
|
关键词 :
维权费,
国家赔偿,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
|
|
|
基金资助: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行政检查规范化研究”(17KYHZ01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行政命令型式化的实证与理论研究”(14YJC82002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行政检查规范化研究”(18NDJC066YB)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刘铮,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行政执法和行政行为法学。邮编:310024 |
[1]孙晓东.法律因果关系的研究范式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王华伟.国家赔偿财产损害直接与间接损失辨别及完善——暨确立“正常情况下必然损失标准”和引入“直接因果关系说”[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5). [3]江勇.从“张氏叔侄强奸赔偿案”谈国家赔偿制度完善[J].中国审判,2014(1). [4]江必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5]王泽鉴.侵权行为法 (第一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叶金强.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展开[J].中国法学,2008(1). [7]刘锐.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价值定位 [J].学术交流,2006(4). [8]杨江涛.对国家赔偿法中直接损失的理解[J].人民司法,2015(21). [9]胡建淼.行政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10]管君.论国家赔偿中的“直接损失”[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1). [11]江必新,梁凤云,梁清.国家赔偿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2]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3]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4]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5]Bryan A.Garner,Black’s law dictionary,Nin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2009,P445.转引自管君.论国家赔偿中的“直接损失”[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1). [16]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17]胡康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草案)》的说明[EB/OL].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1-01/02/content_5003162.htm. [18]陈希国.国家赔偿法中直接损失的法律解释[J].人民司法,2016(13). |
[1] |
谌远知,万晓琼. 知识产权制度供给与支撑:杭州梦想小镇样本意义[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6): 67-72. |
[2] |
卓泽渊. 党规与国法的基本关系[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1): 4-7. |
[3] |
罗志先. 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1): 8-15. |
[4] |
褚国建.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及其关键举措[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1): 16-22. |
[5] |
王欣新. 论破产法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6): 13-18. |
[6] |
袁文峰. 论“行民交织型”案件中行政赔偿责任的认定[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6): 51-56. |
[7] |
胡锦光. 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6): 4-12. |
[8] |
王江伟. 公民表达权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治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6): 57-64. |
[9] |
胡丽娟. 妥协缺席:中美比较视野中民初第一次制宪会议的败因[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2): 52-56. |
[10] |
詹真荣;刘阳. 世界典型国家互联网监管实践及其启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2): 46-51. |
[11] |
詹真荣;刘阳. 世界典型国家互联网监管实践及其启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1): 97-97. |
[12] |
刘沛佩. 司法破解股东基于公司僵局的“套牢”——公司社会责任承担的司法辅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2): 44-49. |
[13] |
李继力. 法制、制度和机制:行政问责“三位一体”之再造[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2): 50-56. |
[14] |
余韬. 论行政公开原则在行政调查中的正当适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2): 61-64. |
[15] |
张先贵.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法律制度:失范与重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1): 44-4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