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批判、乌托邦与无为政治——基于唐末《无能子》的文本分析

姜亦炜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8 ›› Issue (4) : 68-74.

PDF(1218 KB)
微信公众号
PDF(1218 KB)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8 ›› Issue (4) : 68-74.
政治与公共行政

君臣批判、乌托邦与无为政治——基于唐末《无能子》的文本分析

  • 姜亦炜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无能子》是唐末一部重要的政治思想著作,成书于跌遭丧乱之衰世,故而伸无君之旨,足以远继鲍生,为庄学之正统。及至近代未受学界重视,然其无名与无心之政治哲学基础、基于“圣”“王”合流而形成的君臣批判、原始的平均主义与乌托邦政治、与西方自发展理论暗合的无为政治都对后世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它至少形成了四股思想潜流,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自我管理、有限政府的无为政治;万物同根、崇尚自然的生态政治;崇尚平等、厌弃名利的反物质主义;叛逆知识话语体系的反智主义。

关键词

无能子 / 无为政治 / 君臣批判 / 乌托邦 / 反智主义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姜亦炜. 君臣批判、乌托邦与无为政治——基于唐末《无能子》的文本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4): 68-74
中图分类号: B958   

参考文献

[1]张彩拢.唐末五代道教思想的社会历史观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
[2]景海峰.论“以传解经”与“以经解经”——现代诠释学视域下的儒家解经方法[J].学术月刊,2016(6).
[3]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5]王明.无能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全根先.《无能子》的思想及其资料来源[J].中国道教,1991(1).
[7]江安.《无能子》篇目小考[J].社会科学战线,198(2).
[8]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乔治·萨拜因著.邓正来译.政治学说史(上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1]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15]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基金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2016QN032)的阶段性成果。

PDF(1218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