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治理的协同表现为同构和耦合关系。两者在“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层面能实现同构。两者的耦合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主导主体至上性的确认和文化治理多元主体的平等交互关系在工作中各有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属性和文化治理对事属性的统合实现了文明进步的完整性;思想政治教育偏重思想性、政治性和文化治理偏重艺术性、服务性是相互补充的。在同构和耦合的基础上,两者可以在价值引领、文化安全、社会建设等方面建立协同机制。
|
|
关键词 :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治理,
协同机制,
同构,
耦合
|
|
|
基金资助: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逻辑与模式创新研究”(17NDJC150YB)、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台州实践的农村文化治理模式创新研究”(16GHY09)成果。 |
作者简介: 盛跃明,法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站博士后,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乡村文化治理。邮编:317000 |
[1]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J].学术月刊,2012(5). [2]赵拴亮.社会系统及其“同构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文军.创设耦合型大城市社会治理新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0-21. [4]吴艳东.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1(9).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任洁.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8]张鸿雁.“文化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社会科学,2015(3). [9][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赵康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1][英]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2]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4]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1] |
范希春. 习近平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3): 4-12. |
[2] |
刘新全. 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发生机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78-83 . |
[3] |
孙清华. 论思想政治教育“显”“隐”结合的基本路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5): 87-91 . |
[4] |
陈丹. 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探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5): 92-97 . |
[5] |
李昌祖;左蒙. 舆情的分级与分类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3): 47-53. |
[6] |
谷明书;胡晓红. 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探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2): 74-79. |
[7] |
胡晓红;赵浚.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综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1): 90-96. |
[8] |
李汉卿. 日本农业政策过程中的协同机制——从“不买《读卖新闻》运动”谈起[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4(3): 37-43. |
[9] |
梁传宾. 浅议网络环境中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 5(4): 94-9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