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暴力的社会根源:社会失范与道德危机 |
范国周;张秀梅 |
范国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消费文化、城乡社会变迁;张秀梅,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城乡社会变迁。邮编:200444 |
|
|
摘要 已有研究主要从网络传播、群体心理、民主政治、政策法规以及互联网技术本身去思考和研究网络暴力问题,而很少将这种社会现象放置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本文尝试从社会失范与道德危机两个方面对网络暴力的社会根源加以探讨,认为网络暴力虽发生在网上其根源在网下,伴随最近三十年快速社会转型的社会失范和道德危机是引发网络暴力的社会根源。
|
|
关键词 :
网络暴力,
社会根源,
社会失范,
道德危机
|
|
|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资助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中的“网络暴力”及其治理研究》(12CSH048)的阶段性成果。 |
[1]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黄少华.网络社会学的关键议题[J]. 宁夏党校学报,2013(3). [3]张慧中. 网络暴力第一案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12-01. [4]李亚诗.从 “网络暴力” 看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J]. 中国商界,2009 (11) . [5]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路芳.网络暴力定义探析[J]. 新闻天地 (下半月刊), 2010(12). [7]姜方炳. “网络暴力”: 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浙江学刊,2011(6). [8]陈代波.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 (2). [9]张明昆. 中国互联网“网络暴民”现象分析[D].漳州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0. [10]王宁.中国需要一场社会进步运动吗[J]. 人民论坛,2012 (3). [11]姜方炳. 污名化:“网络暴力” 的风险效应及其现实隐喻——以 “李刚门” 事件为分析个案[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 (5). [12]米尔斯·赖特.社会学的想象力[M]. 北京: 三联书店,2001. [13]朱力. 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M]. 北京: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6. [14]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 [15]孙立平.断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16]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7]朱雄君.社会失范: 中国社会病态现象归因分析的一个视角[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2). [18]孙立平.社会失序是当下的严峻挑战[N]. 经济观察报,2011-2-28. [19]郭星华, 刘正强.当代中国互构中的社会失范与社会矛盾[J]. 探索与争鸣,2007 (6). [20]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1]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 追寻美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2]阎孟伟. “道德危机” 及其社会根源[J]. 道德与文明,2006(2). [23]朱大可.转型社会的哄客意志[J]. 中国新闻周刊,2006 (24). [24]黄少华. 虚拟社区中的互动网络——以 “广穆社区” 为例[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5]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6]岳德霞, 刘静.试析人的现代化视阈下当代中国道德危机根源[J] . 岭南学刊,2009(1). [27]米歇尔·克罗齐耶.法令不能改变社会[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8]刘琳.网络暴力的蔓延与治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201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