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对于中国传统宗教的界定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宗法性传统宗教、本土道教以及产生于明清两代的民间宗教。传统宗教在与中国社会漫长的碰撞、融合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功能,从宗法性传统宗教到以儒佛道为主的传统文化与宗教的融合发展,传统宗教文化在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近代以来,随着传统宗教历史功能的演变以及民众在宗教感情、信仰特征等方面的变化,传统宗教文化虽然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但依然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我们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当下对于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建构,要注重挖掘传统宗教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并发挥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
关键词 :
传统宗教,
宗教文化,
宗法性宗教,
文化认同,
中国
|
|
|
基金资助:2016年度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浙江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与中国宗教”课题“基于传统宗教文化视阈下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ZWHB201601)的结项成果。 |
作者简介: 胡金伟,中共杭州市委党校萧山区分校副主任科员,主要研究方向:宗教与传统文化。邮编:311201 |
[1][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之种种[M].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牟钟鉴.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J].世界宗教研究,1990(1). [3]徐晓跃.论中国传统宗教[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5). [4]曾运乾.尚书正读[M].北京:中华书局,1964. [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三联书店,1996. [6]戴圣.礼记·王制[M].刘小沙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7][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 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德]马克思·韦伯.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儒教与道教[M].王荣芬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9] 陈晓芬、徐儒宗.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M].范丽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胡适.胡适文存三集·名教[M].合肥:黄山书社,1996. [12]萧山区地方志办公室.萧山市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13][德]卢曼.宗教教义与社会演化[M].刘锋、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4]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5c_1119330939.htm.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1). [16]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理论参考,2003(9). [17][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18]于歌.民族个性与民族兴衰[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 |
[1] |
韩强,苏文星. 论领导干部讲政治的理论渊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4): 11-16. |
[2] |
任洁. 共享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4): 34-39. |
[3] |
黄桂英.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2): 20-24. |
[4] |
汪雪芬;王博. “国家政权建设”的概念旅行:从西方到中国[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2): 25-31. |
[5] |
张洪萍. 论中国共产党建设主线实践的内在逻辑[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1): 16-21. |
[6] |
王丽颖.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思想的论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3): 16-20 . |
[7] |
詹真荣;张晶. 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思想[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3): 21-27 . |
[8] |
赵剑民. 论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特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2): 13-20. |
[9] |
韩强. 关于党内法规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2): 27-30. |
[10] |
雷云. 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1): 9-15 . |
[11] |
杨帆;何帅. TPP和RCEP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比较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1): 36-43 . |
[12] |
方涛;王广锋;万文博. 中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由来[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6): 32-36. |
[13] |
李琼. 中西方古代社会道德权威的比较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6): 59-63. |
[14] |
张军. 中国经济的非常态:短期与中长期出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4): 4-9. |
[15] |
辛向阳.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4): 10-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