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主体性塑造的多重策略与实践逻辑——基于常州TF志愿者服务管理项目的案例分析

陆海燕,李镇男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25, Vol. 1 ›› Issue (4) : 59-69.

PDF(1272 KB)
微信公众号
PDF(1272 KB)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25, Vol. 1 ›› Issue (4) : 59-69.
政治与行政

社区志愿者主体性塑造的多重策略与实践逻辑——基于常州TF志愿者服务管理项目的案例分析

  • 陆海燕,李镇男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可持续的志愿服务参与需要发挥志愿者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对常州TF志愿服务管理项目的案例分析表明,可以情感、规范、赋能、自治这四种策略塑造社区志愿者的主体性。这四种策略贯穿于志愿者主体性塑造的不同阶段,既各自发挥作用又相互交融。每种策略背后隐含着专业逻辑和自主逻辑,这两种逻辑并存交织、层次递进,有效塑造了社区志愿者主体性。上述发现从微观视角深化了现有关于志愿者主体性塑造的研究,为推动社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

社区志愿者 / 主体性塑造 / 策略与逻辑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陆海燕,李镇男. 社区志愿者主体性塑造的多重策略与实践逻辑——基于常州TF志愿者服务管理项目的案例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5, 1(4): 59-69
中图分类号: D632.9    D669.3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一般项目“新就业群体党建效能评估及提升路径研究”(24BZZ07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有效参与基层治理研究”(24DJB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PDF(1272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