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工匠精神具有社会政治属性,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工匠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下的工匠精神开始形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工匠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开展,传统手工工匠集中向现代工业工匠转变,其劳动方式以及与外界的交流途径也发生了变化。这种时代背景“生产”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匠精神,包括爱国敬业、服务人民的工匠爱国精神,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工匠担当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工匠合作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制精神,以及刻苦钻研、技术革新的工匠创新精神。这种工匠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保家卫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
工匠精神 /
工业化 /
工人阶级
陈金彪.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匠精神的形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0, 1(3): 83-89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品牌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文献与基本问题研究”(10XNI009)第四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