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是深化思政理论课改革的核心思想。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环节交叉、多要素综合的复杂系统, 要改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不轻松、教学实效性不理想的教学状况,必须充分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学系统内这些主体、环节和要素的协同性,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学系统的协同效应,从而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
有效教学 /
协同效应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 5).
[2]施丽红.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表征[J].教育探索,2011( 8).
[3][前苏联]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般教学论方面[M].张定璋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冯培.协同性、针对性、感受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三个重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
[5]章小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
基金
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升高职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基于协同性的视角”(jg20152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