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当代解读——兼对中国“中等收入阶段”发展的再认识

刘文霞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7, Vol. 1 ›› Issue (2) : 44-49.

PDF(1166 KB)
微信公众号
PDF(1166 KB)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7, Vol. 1 ›› Issue (2) : 44-49.
经济学研究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当代解读——兼对中国“中等收入阶段”发展的再认识

  • 刘文霞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之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做了高度凝炼与概括。重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其社会形态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历史地去看待“中等收入阶段”,进而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其经济结构理论能够帮助我们辩证地去看待“中等收入阶段”,进而使我们准确地把握这个时代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特征;其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理论能够使我们透过现象思考“中等收入”背后的问题;其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能够使我们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探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动力。

关键词

唯物史观 /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 中等收入阶段 / 中等收入陷阱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文霞.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当代解读——兼对中国“中等收入阶段”发展的再认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2): 44-49
中图分类号: F124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EB/OL].新华网,httP://www.gov.cn/ldhd/2012-11/19/content_2269332.htm.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PDF(1166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