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本文着重检验了社会资本的结构性要素与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发现,建立在社会交往、信任体系基础上的社会资本对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政治参与和公民意识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资本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上述差异表明,社会资本对于生活幸福感的意义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层面的要素实现的,而非政治层面的要素。这进一步说明中国人的幸福感是一种远离政治生活的幸福感。
关键词
社会资本 /
幸福感 /
社会交往 /
政治要素 /
回归分析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1]夏建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3][美]罗伯特·普特南.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李惠斌、杨雪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黄立清、邢占军.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5(3).
[6]J.F.Helliwell, R.D.Putnam.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 in Italy[J].Eastern Economics Journal,1995(21).
[7]裴志军.家庭社会资本、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 一个浙西农村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7).
[8]Wen Chun Chang.Social Capital and Subjective Happiness in Taiw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2009(36).
[9]邢占军、张羽.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7(6).
[10]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2003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数据开放使用公告[J].社会学研究,2007(2).
[11][美]伯纳德·巴伯.信任的逻辑与局限[M].牟斌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12]孙立平.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J].学海,2001(4).
[13][美]萨利·毕培、杰里米·克迪.信任: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基础[M].周海琴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4]刘德霓.当代中国政治冷漠现象成因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2(1).
[15]于征.论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1998(5).
[16][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等译.银川:宁夏出版社,1989.
[1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