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再批判:“文化工业”与“消费社会”批判的理论限度

安;顺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5, Vol. 16 ›› Issue (2) : 84-89.

PDF(338 KB)
微信公众号
PDF(338 KB)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5, Vol. 16 ›› Issue (2) : 84-89.
论文

批判的再批判:“文化工业”与“消费社会”批判的理论限度

  • 安;顺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文化工业”理论认为经济力的提高为人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同时又使得人的自由为之所限;“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认为,消费社会创造了一种图式,将人囊括其中,使人成为它的奴隶。二者分别从生产与消费的两端进行文化批判,力图将“人”从中解救出来,但又斥大众为“群氓”,并对之抱以失望的心态。“奴役”的现实毋庸置疑,然而,他们的情绪过于悲观。社会大众并非纯粹的产品的奴隶,也并非消费牢笼的囚徒,他们之中蕴藏着自由意志,蕴藏着战斗精神。

关键词

文化工业 / 文化产业 / 消费社会 / 工具理性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安;顺. 批判的再批判:“文化工业”与“消费社会”批判的理论限度[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2): 84-89
中图分类号: B516   

参考文献

[1][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Horkheimer, Max/Adorno, TheodorW./Schmid Noerr, Gunzelin (TRN).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M]. Stanford, 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德]瓦尔特·本雅明著,陈永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法]尼古拉·埃尔潘著,孙沛东译.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仰海峰.消费社会理论评析——波德里亚《消费社会》解读[J].长白学刊,2004(3).
[8]张一兵.作为一种差异性交换系统的虚假消费—波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PDF(338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