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村“两委”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权力监督

吴思红;陈琳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5, Vol. 16 ›› Issue (2) : 17-23.

PDF(332 KB)
微信公众号
PDF(332 KB)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5, Vol. 16 ›› Issue (2) : 17-23.
论文

试论村“两委”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权力监督

  • 吴思红;陈琳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为了消除村“两委”分设模式中的矛盾冲突和村级权力结构不稳问题,当前全国多数省份正在或者已经推行村“两委”书记主任“一肩挑”模式。“一肩挑”者总揽村“两委”决策、执行和部分监督权力。在这一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中,由于组织内部缺乏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以及村庄派系、村民“搭便车”、“依持-庇护”等因素对监督体系的影响,包括上级监督在内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和党员村民问责回应等监督能力不足。因此必须建立村“一肩挑”决策过程中外部权力的嵌入机制,做实村民监督委员会,创新农村发展项目监督特派小组机制,加强党员村民的民主素质教育,完善村民委员会和农村党支部委员会的选举制度,进一步提高村“一肩挑”权力监督体系的总体效能。

关键词

“一肩挑” / 权力监督 / 制度规范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吴思红;陈琳. 试论村“两委”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权力监督[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2): 17-23
中图分类号: D267.2   

参考文献

[1]宋健、李勇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价值及其限度[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5).
[2]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M].台湾: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转引自Kaufman,Robert R.1979.“Corporatism,Clientelism,and Partisan Conflict:A study of Seve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In James M.Malloy,ed.,Authoritar and Corporatism in Latin America.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79.pp.109~48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丁静、王贵清.构建我国农村“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J].四川大学学报, 2009(4).
[5]余茜.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2).
[6]游国勇、张青青.寿光科学监管村权运[J].中国监察,2012(19).
[7]朱江华.毕节:乡镇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的探索与实践[J].行政管理改革,2014(10).
[8]胡建.遏制贿选:法律规制与社会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05(3).

PDF(332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