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行为直接影响到经济结构调整与和谐社会建设。以杭州市J镇为个案来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镇政府经济行为的内在动力机制、不同层级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激励机制,将发现:分税制以来省以下的财政包干制、干部晋升机制导致了城镇政府采取引税、土地零地价等短期经济行为,引发地方政府间盲目竞争、国家税收的流失和市场秩序的紊乱。为此,应该从激励机制着手,改革地方财政体制,走出选择性治理的误区,把经济发展与小城市建设、本地就业、环境治理等问题结合起来,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地方社会的善治。
关键词
招商引资 /
利益博弈 /
激励机制 /
制度缺陷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1]张丙宣.科层制、利益博弈与政府行为[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
[2]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4(1).
[3]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2(12).
[4]冯兴元.地方政府竞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5]姜树林、颜燕、阮杨.资源配置与激励:关于晋升的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02(5).
[6]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7]周黎安著.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制度性的理性选择:对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评估[A].载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9]人民日报评论部.走出“选择性治理”误区[N].人民日报,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