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过刊目录

  • 2008年, 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28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蓝蔚青
    2008, 9(1): 4-7.
    党的十七大报告集中反映了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其中既有基本理论层面的创新,又有应用理论层面的创新。
       
  • 论文
    白津夫
    2008, 9(1): 14-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业是就业之基,是财富之源。只有创业社会化,才能实现就业最大化。
       
  • 论文
    唐志祥
    2008, 9(1): 17-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虚拟企业、战略联盟、企业集群等中间性组织。研究和关注这些中间性组织,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杭州“和谐创业”主体,对推进“生活品质”之城具有重要意义。
       
  • 论文
    徐坚
    2008, 9(1): 2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发展农村经济的特殊农业形态,是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对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论文
    方秀云
    2008, 9(1): 27-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南山路文化旅游休闲特色街建设为例,着重从历史、文化、生活等人文视角,阐述了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实践成果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理念。
       
  • 论文
    胡新光;冯;莉;徐培培
    2008, 9(1): 30-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农民科技素质、农技推广渠道、农业政策和农技成本支出、农业科技信息、科技致富与农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的看法等七个方面的调查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阶段杭州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需求以及其所期待的社会化农技服务方式。由此提出的“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农业集成配套技术二次创新的力度,实现公共农业技术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平衡;以人为本,分类分层次培训,突出效果,造就一支新型高素质的农民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应用到位率和贡献率;探索多元化农技推广与传播载体,带动和服务新农村建设”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对于我们思考农业、农村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发挥参谋作用,均有所借鉴裨益。
       
  • 论文
    陈小华;钱瑞军
    2008, 9(1): 37-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细致分析硅谷、128公路地区等世界十大著名科技园发展成功的基本诀窍后,发现超大型的城市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并不是最有竞争力的,反而是那些离超大型城市不远,又有著名大学的地方,比较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并有可能形成非常大的规模。杭州具有可以发展成为世界级科技园的区块,这一区块就是西溪湿地和北高峰之间、灵溪隧道和留下镇之间的狭长区域。这个区块所有条件都跟世界十大科技园相似,完全具备成为世界级科技园的全部特征,具有吸引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论文
    方卫红
    2008, 9(1): 43-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城区女性弱势群体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该群体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反映城市女性弱势群体生活质量的现状,并通过分析影响该群体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对改善该群体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本次调查主要从工作状况、身心健康等八个方面进行测评,结果与《2006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报告》和《杭州市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状况调查》中的数据比对。
       
  • 论文
    史及伟;尹晓宁
    2008, 9(1): 49-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杭州人文化性格与其生存的地理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文质彬彬”应是处于两浙之间的杭州人文化性格的最大优势。对文化性格不可简单地以好坏论,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潜力,是文化性格提升和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
       
  • 论文
    孙跃
    2008, 9(1): 54-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杭州历史名人对杭州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贡献,运用好这一宝贵的人文资源,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论文
    姚如青
    2008, 9(1): 58-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沿海发达地区中心镇发展既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发展沿海发达地区中心镇需要解决资源集聚不够充分、行政体制不能适用、管理体制不够顺畅、财政体制不够健全、政策待遇不够倾斜和区域竞争无序低效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
       
  • 论文
    任光辉
    2008, 9(1): 63-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义乌商圈”七个行政区域1997~2005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不同区域共享一个大规模市场的条件下,由于市场不断拓展所产生的投资协同以及由此引致的规模报酬递增,各地区基于各自的比较利益更容易围绕市场形成有效的分工;在市场拓展和区域分工的相互作用之下,随着市场所在地产业的向外转移和扩散,地区间经济增长会向收敛的方向发展。
       
  • 论文
    罗志刚
    2008, 9(1): 68-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构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制度必须理清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为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选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人为本是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要求在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上以权利为本,在效率与公平上以公平为本,在形式平等与结果平等上以正义为本。
       
  • 论文
    郭;
    2008, 9(1): 72-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因为医疗纠纷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社会心理问题、社会法律问题、社会伦理问题及矛盾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建设。确立法治的权威地位,培养医方、患方以及相关各方的法治意识,促使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坚持依法处理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依法处理问题的机制和制度意义重大。
       
  • 论文
    钱永红;徐宗明;王运福;潘红旗;蔡光明
    2008, 9(1): 77-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社会不断向契约社会迈进的进程中,村规民约是农村社会关系的稳定器、调节器,是社会有序化的重要工具。当前农村,急需在法治框架下对习俗、村规民约进行整合,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 论文
    杨俊
    2008, 9(1): 83-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的行政诉讼领域,由于一直强调“公权力不可处分”,所以对行政案件的处理一般禁止适用协调和解的方式,或者说行政案件适用协调和解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但与此同时,在审判实践中却出现了大量行政案件的原、被告双方在法院默许乃至动员下通过“互相协调”的方式解决争议的状况,这又显然是同现行立法相矛盾的。为了切实解决立法和实践相脱节这一现实矛盾,正式确立行政案件的协调和解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也正是目前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一项新命题。
       
  • 论文
    黄一涛
    2008, 9(1): 88-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环境合作治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目前,长三角的区域环境污染、特别是跨界环境污染已非常突出。研究发现当前长三角环境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公共治理的“囚徒困境”和现有行政体制的分割。解决其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强化区域合作观念、加强网络治理、丰富区域环境治理的社会资本、建立和完善区域环境联合治理机制、建立制度化的组织机构、建立法律化的合作行为。
       
  • 论文
    包学松
    2008, 9(1): 94-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目的是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政府及文化产业的企业家、艺术家们应该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