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治理 “五水共治”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 2017, Vol. 1 ›› Issue (1) : 62-68.

PDF(1174 KB)
WeChat
PDF(1174 KB)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 2017, Vol. 1 ›› Issue (1) : 62-68.
Article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Cite this article

Download Citations

References

[1]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杨志军.内涵挖掘与外延拓展: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4).
[3][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宋全喜,任睿译.公共服务的制度构建[M].上海:三联书店,2000.
[4]沈满洪、李植斌、张迅.2014/2015浙江生态经济发展报告——“五水共治“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5]代伟、李克国.多中心治理下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探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6).
[6]杨晶.“五水共治”与社会治理刍议[J].水与社会, 2015(8).
[7]顾世杰,包海波.“五水共治”背景下的第三方治理[J].浙江经济, 2015(13).
[8]皮埃尔-伊夫·吉厄纳夫.地方协商与治理:加强协作的关键问题[A].法国更新治理研究院.治理年鉴2009-2010 [C].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
[9]叶俊荣.环境影响评估的公众参与:法规范的要求与现实的考虑[A].环境政策与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刘国翰.水环境社会治理的法制建设[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2) .
PDF(1174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Sections
Recommend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