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国家观研究:主题、方法与展望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 2015, Vol. 16 ›› Issue (6) : 90-96.

PDF(222 KB)
WeChat
PDF(222 KB)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 2015, Vol. 16 ›› Issue (6) : 90-96.
Article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Cite this article

Download Citations

References

[1]杨勇.哲学视野中国家与个人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
[2]张应峰.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条件下的国家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1.
[3]檀朝亮.建国初期(1949—1956年)农民国家观念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4]焦长权.中国的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再认识”与“再出发”[J].中国农村观察,2014(1).
[5]赵满海.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条件——政治人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新尝试[D].陕西师范大学,2001.
[6]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7]于建嵘.岳村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申恒胜、王玲.乡村政治的悖论与冲突——以公社时期乡村为对象[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8).
[10]戴俊潭.电视传播与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意识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4.
[11]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A].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12]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J].中国学术,2002(4).
[13]邓宏琴.反省:集体化时代塑造乡村干部群体的运作机制——以山西长治张庄为考察中心[J].开放时代,2009(12).
[14]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红村扶贫开发的故事[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5]李里峰.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 (05).
[16]李放春.苦、革命教化与思想权力——北方土改期间的“翻心”实践[J]. 开放时代,2010(10).
[17]吴毅、陈颀.“说话”的可能性——对土改“诉苦”的再反思[J].社会学研究,2012(6).
[18]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9]谭同学.乡镇机构生长的逻辑——楚镇水利站、司法所政治生态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4.
[20]王俊拴.古代中国的整体国家观及其价值分析[J].政治学研究,1998(2).
[21]李连江.中国农民的国家观与依法抗争[A].张茂桂、郑永年:两岸社会运动分析[C].台北:新自然主义公司,2003.
[22]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3]周作翰、张英洪.“土皇帝”与地方专制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
[24]贺雪峰.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J].开放时代, 2010(10).
[25]欧阳静.农民公私观念与国家观念的南北差异——从农民对新闻联播的态度谈起[J].开发研究,2008(2).
[26]姜继为.近代农村的政治动员[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
[27]周作翰、张英洪.农民与国家关系的演变模式及前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28]徐建国.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减租减息运动中农民的思想变迁[J].党的文献,2008(5).
[29]刘一皋.农民动员与社会变迁——华北事变前后之农村社会分析[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
[30]焦长权.政权“悬浮”与市场“困局”:一种农民上访行为的解释框架——基于鄂中G镇农民农田水利上访行为的分析[J].开放时代,2010(6).
[31]王德福.农民的国家观念与公共品供给困境[J].中国乡村发现,2012(17).
[32]祝天智.农民政治素质培育与有序政治参与[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6).
[33]肖唐镖、余泓波.农民政治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五省(市)60村的跟踪研究(1999-2011)[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34]课题组.河南省各类农民思想政治意识与价值观念状况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1998(3).
[35]游朋杆.正确处理“三农”问题 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6).
[36]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J].河北学刊,2006(2).
PDF(222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Sections
Recommend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