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与“主动城市化”发展——兼论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 2012, Vol. 13 ›› Issue (6) : 82-85.

PDF(619 KB)
WeChat
PDF(619 KB)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 2012, Vol. 13 ›› Issue (6) : 82-85.
Article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Cite this article

Download Citations

References

[1]白永秀.由“被动城市化”到“主动城市化”—兼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11(2).
[2]洪银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J ].当代经济研究,2010(12).
[3]孙建波.主动城市化或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N ].上海证券报,2009.
[4]蔡昉.被世界关注的中国农民工—论中国特色的深度城市化[J].国际经济评论,2010(2).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6).
[6][11]孙建波,张志鹏.主动城市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依托[J].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2010(4).
[7]蔡昉.城市化与农民工的贡献—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2010(1).
[8]白永秀.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经济学家,2010(8).
[9]王国敏.城乡统筹: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
[10]刘传江,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
[12] [15]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
[1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要点[J].发展研究,2011(6).
[14]刘传江.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J].人口研究,2005(4).
PDF(619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Sections
Recommend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