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通知公告                编读往来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参考文献国标2015
更多>>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 1卷 2期
刊出日期:2007-03-28

论文
 
      
论文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构建人间幸福天堂
课题组
2007 Vol. 1 (2): 4-7 [摘要] ( 321 ) [PDF 137KB] ( 636 )
决定杭州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关于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几点思考
阮重晖
2007 Vol. 1 (2): 8-11 [摘要] ( 343 ) [PDF 135KB] ( 613 )
“生活品质”与杭州城市形象的研究
陈跃;聂江;许君波;吕东东
2007 Vol. 1 (2): 12-15 [摘要] ( 399 ) [PDF 145KB] ( 973 )
生活品质主导理念在文化形态上的体现
杨正宇;王琳
2007 Vol. 1 (2): 16-18 [摘要] ( 296 ) [PDF 122KB] ( 827 )
杭州市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研究
杭州市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课题组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杭州市行业协会数量逐步增多,分布日益广泛,作用日趋明显,但与此同时,还存在协会规模小、结构布局欠合理、独立性不足、职能不到位、实力弱等问题,所以当前还需要政府积极推动行业协会的民间化改革,制定多方位的扶持政策,探索管理体制的创新,更需要行业协会完善内部制度、提升运作能力,实现杭州市行业协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2007 Vol. 1 (2): 19-23 [摘要] ( 300 ) [PDF 300KB] ( 685 )
杭州市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姚如青
通过对杭州市服务业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劳动技能制约问题、中小企业支持问题、供给机构改革问题和服务创新激励问题是杭州市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推动杭州市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人才支撑、优化组织结构、加大扶持力度、降低准入门槛、规范竞争管制、促成产业集群、抓好项目带动和拓展发展空间。
   
2007 Vol. 1 (2): 24-27 [摘要] ( 330 ) [PDF 300KB] ( 962 )
“村改居”社区转型期自治模式探微——以杭州市西湖区为例
万雪芬
“村改居”社区处于行政村向城市社区过渡与转变的阶段,这类社区呈现出典型的过渡特征。探讨这类社区自治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对“村改居”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也有相当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村改居”社区建设特征与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村改居”社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演变过程以及制度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村改居”社区良性发展的若干思路。
   
2007 Vol. 1 (2): 28-31 [摘要] ( 417 ) [PDF 156KB] ( 724 )
对加快余杭区现代农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凌美娣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余杭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出发,提出:要加快余杭区现代农业建设,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引领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产出率;以产业化方式经营现代农业,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发展园区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和二、三产业的融合;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拉动现代农业,有效实现产销对接。
   
2007 Vol. 1 (2): 32-36 [摘要] ( 338 ) [PDF 182KB] ( 858 )
临安经验与“余杭共识”——新农村建设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胡红星
临安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根据一是政府财力不足,二是民间财富较丰的实际,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元投资”的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组织作用和动员作用。特别是在市一级客观上难以把主要方向投向新农村建设的情况下,为确实把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落到实处,注重调动乡镇这一级直接面向农村的基层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乡镇开辟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临安市的经验应该在东部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2007 Vol. 1 (2): 37-41 [摘要] ( 444 ) [PDF 178KB] ( 578 )
中国行政改革进程中公共性问题分析
汪开明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也是公共管理得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基石。但是,公共性不断受到公共管理发展中的管理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的挑战和威胁。因此,挖掘公共性的内涵,对公共性进行界定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行政改革是在公共危机下进行的,如何去捍卫与补救公共性,是中国行政改革进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行政改革中要确立公共性是确保公共部门行为与公共政策合乎公共利益,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物品的质量的关键。
   
2007 Vol. 1 (2): 42-46 [摘要] ( 480 ) [PDF 185KB] ( 1000 )
行政编制原则探讨
刘碧强
在行政编制管理过程中,应当做好职能管理、机构管理和人员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一定的编制原则,以实现编制科学化、法制化、合理化。行政编制原则主要包括:适应行政职能需要原则;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相适应原则;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职权责相称原则;稳中求变原则;依法编制原则;严肃行政编制纪律、加强行政编制监督原则。
   
2007 Vol. 1 (2): 47-49 [摘要] ( 495 ) [PDF 109KB] ( 962 )
政策公共性:社会和谐的必备元素
刘东杰
公共性是政策的核心价值,是保证政策过程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政策过程和谐既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整体和谐的必备元素。但公共性缺失却是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政策常见的现象。所以如何规范政策公共性,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充分的要素,是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必须关注的问题。
   
2007 Vol. 1 (2): 50-53 [摘要] ( 530 ) [PDF 147KB] ( 947 )
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的风险与对策
张玉磊
由于事业单位的公益宗旨与市场机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悖论,事业单位在责任机制上存在着先天性缺陷,事业单位的市场化运作面临着目标替代的巨大风险。通过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体系和健全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能够有效地化解风险。
   
2007 Vol. 1 (2): 54-56 [摘要] ( 504 ) [PDF 116KB] ( 1006 )
路径依赖、过度竞争与集群治理——对于浙江地方产业集群和谐发展的思考
王立军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存在着路径依赖,集群企业会由于“搭便车”的仿冒行为,而形成次品驱逐正品的“柠檬市场”现象,由此而带来的过度竞争的危害不仅将会引致全行业的亏损和衰退,也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危害。因此,有必要通过集群治理来规范地方集群秩序,使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007 Vol. 1 (2): 57-61 [摘要] ( 362 ) [PDF 283KB] ( 1059 )
体验营销理念在城市营销中的运用
姜亦凤;刘文俭
在城市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城市营销已经成为众多城市经营者关注和经常采用的手段。城市营销与企业营销不同,企业营销的一些理论不能直接为城市营销所用,但是其营销的理念却是城市营销的有力指导。在体验经济时代,城市管理经营者要充分理解和运用体验营销的理念,力求做到:明确营销思路,使城市消费者有正确的体验;全民参与营销,使城市消费者有真实的体验;注重文化建设,使城市消费者有深刻的体验;系统连贯营销,使城市消费者有良好的体验。
   
2007 Vol. 1 (2): 62-64 [摘要] ( 290 ) [PDF 127KB] ( 921 )
论所谓俄国革命的“原罪”问题
胡斌
苏联的历史性解体归根结底是由于其内部原因造成的,据此就有人认为“俄国革命具有原罪”。俄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发动革命本身这一点,而在于革命后在怎样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上犯了错误,列宁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2007 Vol. 1 (2): 65-67 [摘要] ( 296 ) [PDF 111KB] ( 889 )
生态和谐化与和谐生态化的逻辑互动
王浩斌;王飞南
2007 Vol. 1 (2): 68-71 [摘要] ( 298 ) [PDF 151KB] ( 803 )
农村民间组织与新农村建设
胡洪彬
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存在资金短缺、独立性差、组织威信缺失及相关法规与组织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强化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加强和扩大民间组织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合作,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2007 Vol. 1 (2): 72-75 [摘要] ( 316 ) [PDF 154KB] ( 926 )
知识产权的边界——和谐竞争的法治要求
王艳
知识产权是一种合法垄断,但是其保护也有负面影响,尤其是知识产权权利扩张的异化和国际化趋势,阻碍了经济竞争和社会发展。因此知识产权应有一定的权利边界,应构建知识产权利益平衡制度,并结合相关的反垄断制度和反不正当竞争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促进和谐竞争和经济发展。
   
2007 Vol. 1 (2): 76-80 [摘要] ( 343 ) [PDF 180KB] ( 572 )
文化与“以文教化”
曹文彪
2007 Vol. 1 (2): 81-83 [摘要] ( 299 ) [PDF 99KB] ( 993 )
论和谐政治文化的构建
张恺
2007 Vol. 1 (2): 84-88 [摘要] ( 298 ) [PDF 182KB] ( 895 )
“人文奥运”的“和谐”解读及应对之策
叶忠明
“人文奥运”是北京向世界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申办理念的核心与灵魂。解读人文奥运的和谐意蕴,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和而不同”,强化文化教育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举办目标。
   
2007 Vol. 1 (2): 89-92 [摘要] ( 300 ) [PDF 148KB] ( 958 )
修编党校志史的几点认识
陆士华
2007 Vol. 1 (2): 93-96 [摘要] ( 312 ) [PDF 130KB] ( 892 )
版权所有 © 2013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