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行政改革进程中公共性问题分析 |
汪开明 |
汪开明 浙江省开化县委党校 324300
摘 要: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也是公共管理得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基石。但是,公共性不断受到公共管理发展中的管理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的挑战和威胁。因此,挖掘公共性的内涵,对公共性进行界定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行政改革是在公共危机下进行的,如何去捍卫与补救公共性,是中国行政改革进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行政改革中要确立公共性是确保公共部门行为与公共政策合乎公共利益,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物品的质量的关键。关键词:行政改革 公共危机 公共管理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43(2007)02-0042-05 |
|
|
摘要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也是公共管理得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基石。但是,公共性不断受到公共管理发展中的管理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的挑战和威胁。因此,挖掘公共性的内涵,对公共性进行界定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行政改革是在公共危机下进行的,如何去捍卫与补救公共性,是中国行政改革进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行政改革中要确立公共性是确保公共部门行为与公共政策合乎公共利益,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物品的质量的关键。
|
|
关键词 :
行政改革,
公共危机,
公共管理
|
|
|
[1] 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M].彭和平等编译.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2] 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 [3] 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华夏出版社,1999. [4] 詹姆斯W·费斯勒等.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新论(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罗伯特B·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中国行政管理.2002(10).相关的论述见段钢:重建公共行政的思考——《黑堡宣言》首席作者万莱斯教授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 [6] Schachter.Hindy Lauer:“Reinventing Government or Reinventing Ourselves:Two Models for Improving Government Perform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95.55(6). [7] 詹姆斯W·费斯勒等.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新论(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戴维·H·罗森布鲁姆和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5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 H.George Frederickson: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7. [10] 塞谬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 [11] H.George Frederickson: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7. [12] 巴德年.我国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J].http://www.lianghui.org.cn/chinese/OP-c/453397.htm
|
[1] |
何花;卢福营.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网络化治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6): 34-41 . |
[2] |
张玉磊. 整体性治理理论概述:一种新的公共治理范式[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5): 54-60. |
[3] |
韩福国. 接管城市:公共治理的历史视角——基于解放后中共对沈阳市接管程序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4): 19-25. |
[4] |
陈国营;何晓柯. 论公共管理的二重性:“公共”和“管理”的冲突与整合[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2): 39-43. |
[5] |
张燕. 我国社会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浅议[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3): 72-75. |
[6] |
王柳;. 城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6): 51-55. |
[7] |
杜荧. 新公共管理视野下政府成本解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1): 10-10. |
[8] |
顾栋. 新公共管理与非政府组织[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2, 1(5): 46-49. |
[9] |
宋坚刚. 日、韩政府的行政改革对中国创新政府管理的启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2, 1(5): 50-5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