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民间组织与新农村建设 |
胡洪彬 |
胡洪彬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15123
摘 要: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存在资金短缺、独立性差、组织威信缺失及相关法规与组织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强化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加强和扩大民间组织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合作,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关键词:农村民间组织 新农村建设中图分类号:D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43(2007)02-0072-04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为今后我国 “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指明了方向。作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国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近年来我国农村民间组织迅速崛起,目前全国已登记和未登记的乡村两级的民间组织已超过300万个,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1](P30)积极引导这些农村民间组织健康发展,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推进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建设方针的实施具要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村民间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
|
摘要 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存在资金短缺、独立性差、组织威信缺失及相关法规与组织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强化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加强和扩大民间组织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合作,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
|
关键词 :
农村民间组织,
新农村建设
|
|
|
[1] 俞可平等著.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 李洪琴.民间组织在推进农村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7) [3] 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赵树凯.以民间力量呼应“中南海政令”[J].中国改革,2006(4) [5] 马正龙.依靠村级群众组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J].民族工作,1997(1) [6] 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基于衡阳农民协会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5(2) [7] 林聚任、刘翠霞.山东农村社会资本状况调查[J].开放时代,2005(4) [8] 刘雅静.论我国政府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3(1) [9] 杨团.“三农”社会保护政策的东亚经验[N].南方周末,2006-3-9 [10] 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8) [11] [美]朱莉·费希尔.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2]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二○○五年三月五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N].青海省人民政府公报,2005.9 |
[1] |
刘伟;徐向前. 论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定位——基于中央文件的初步探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3): 25-31. |
[2] |
齐海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民间组织[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3): 76-80. |
[3] |
陈菊根;王方. 城乡相融 村企共建:新农村建设的萧山范式[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4): 80-84. |
[4] |
曹攀峰;. 新农村建设: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回归[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6): 56-59. |
[5] |
巢小丽.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女性人力资源开发[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4): 55-58. |
[6] |
王守智;王素华. 新农村建设时代新型农民主体建构——对农民惰性心理情结的反思[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4): 59-61. |
[7] |
胡红星. 临安经验与“余杭共识”——新农村建设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2): 37-41. |
[8] |
陈菊根. “城乡等值化”: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1): 15-15. |
[9] |
胡玮;. 加大公共财政覆盖力度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6): 12-16. |
[10] |
朱关泉;. 扎实开展村庄整治 实现村容整洁目标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4): 15-19. |
[11] |
郭泰鸿;. 农村用药安全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4): 20-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