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通知公告
编读往来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参考文献国标2015
更多>>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 1卷 4期
刊出日期:2013-07-28
论文
论文
从跨越四大陷阱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取向
辛向阳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当前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政治体制改革要立足于解决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政治体制改革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应当确立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机制;政治体制改革要跨越欧洲共产主义陷阱,就应当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政治体制改革要跨越卢梭陷阱,就应当切实防止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政治体制改革要跨越潘恩陷阱,就应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013 Vol. 1 (4): 4-9 [
摘要
] (
395
) [
PDF
464KB] (
838
)
中农阶层兴起与农村党建社会基础的变化
田先红
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党建社会基础发生了多次变化。在改革开放前,农村党建工作主要倚重贫农阶层,其对党员的考核以政治标准为主。改革开放后,农村党建工作开始越来越多地吸纳农村经济精英,依靠“富农”群体,经济因素在党建工作中的角色与地位日益凸显。近十多年来,随着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和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中农阶层,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农村党建社会基础经历从贫农——富农——中农的变化,既应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使命相适应,同时也要和农村在我国现代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担当的功能关联起来。当前农村党建工作应该以社会标准为主,将中农群体更多地吸纳进入党内,以促进和维系农村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2013 Vol. 1 (4): 10-16 [
摘要
] (
387
) [
PDF
231KB] (
783
)
村改居社区党组织功能建设问题研究——基于杭州的实践
陈宇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党在基层社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实现,不仅关系到执政党的生命力,而且对中国政治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以杭州村改居社区党组织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当前村改居社区的主要类型与特征、社区转型对党组织建设带来的挑战、村改居社区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功能实现路径等问题,以期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实现党领导社会发展的目标。
2013 Vol. 1 (4): 17-23 [
摘要
] (
373
) [
PDF
230KB] (
793
)
中国微博产业发展前景探析——基于SCP范式的拓展分析
刘金红
根据哈佛学派的传统,本文在梳理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简称SCP)范式的基础上,将SCP框架用于分析中国微博产业组织特征。在中国微博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适用SCP范式分析这一新兴的互联网络应用平台对促进微博产业的有序竞争具有积极意义。
2013 Vol. 1 (4): 24-30 [
摘要
] (
402
) [
PDF
275KB] (
875
)
杭州市地铁一号线对住宅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汤美芳;沈正中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高效、便利、低污染等优势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出行方式,改善了城市区域之间的连通性与可及性,给城市生活带来了高效率的体验。杭州市地铁一号线是杭州首条开工建设并已投入试运营的轨道线路,自2007年开工建设以来,一直是城市建设热议的话题之一。本文在选取一定楼盘样本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对杭州市地铁一号线的建设对住宅及城市生活的影响作了研究,以期对政府有关决策与居民生活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2013 Vol. 1 (4): 31-38 [
摘要
] (
385
) [
PDF
447KB] (
851
)
“中国式民主”: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发展
王菲易
在全球化的当代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能免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而传统研究往往热衷于制度本身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模式,制度生成和更新的外部条件和国际因素却很少引起学者的关注。以国际因素作为分析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变量,意在克服同类研究中内部结构分析取向的不足,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式民主”的现实价值,有助于中国在全球变革中做出应对和选择。这不仅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意义,对世界的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具有参考价值。
2013 Vol. 1 (4): 39-44 [
摘要
] (
461
) [
PDF
206KB] (
895
)
国际非政府组织介入我国基层选举的影响分析
何云峰;杨龙波
国际非政府组织介入我国基层选举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我国基层选举,为我国基层选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于我国广大基层特别是发展相对落后的贫穷地区的基层选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技术、经验支持及现场观摩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基层选举的规范化发展;国际非政府组织介入我国基层选举,有助于提高我国公民自身权利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效地促进我国相关法律的规范化;有助于改善政府治理水平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改善我国国际形象。但是,其弊端也非常明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产生负面作用;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产生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不利影响;对我国政府的国内公众形象带来不利影响;对我国反腐败体系带来不利影响;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2013 Vol. 1 (4): 45-50 [
摘要
] (
871
) [
PDF
205KB] (
1447
)
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变迁
刘伟;黄炎
在政治合法性的理论视角下,梳理建国60多年来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治理历程,会发现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发生了三次变迁。其大致轨迹是,建国初期以政府绩效为主,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以意识形态为主,改革开放后仍以政府绩效为主。今后,加强和改善制度与规则建设,将成为国家政权在农村建构政治合法性的增长点。
2013 Vol. 1 (4): 51-57 [
摘要
] (
444
) [
PDF
235KB] (
825
)
县域社会中的政治整合:变迁与形塑
申恒胜
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形塑是以县为基点的行政渗透与政治整合的统一。传统社会以行政渗透为核心的权力下沉无法改变“一盘散沙”的状态,农业经济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国家政治整合的不足,并造成官僚体制约束下的官民冲突与紧张。在以政党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架构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组织力量不仅整合传统的农村社会,并将其改造成为现代政党组织和领导下的政治社会。更重要的是,它把原来的整合主体即传统官僚制也纳入到整合、规制和形塑的范畴,通过政治运动把传统官僚制改造成为适应政党政治的现代官僚制。
2013 Vol. 1 (4): 58-63 [
摘要
] (
587
) [
PDF
208KB] (
987
)
拉美激进左翼政府与温和左翼政府之比较——基于方旭飞一文的补充与商榷
成晓叶
20世纪以来,一大批拉美中左翼政党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走上总统宝座,从而掀起了拉美政治图谱的粉色浪潮。然而,20世纪末出现的左翼政权并非完全推崇一致的社会经济政策而是各具特色,从大体而言,拉美左翼政权主要分为激进左翼以及温和左翼,但如何区分、标准如何却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图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方旭飞的《20世纪末以来拉美左派政府的政策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进行补充与商榷,并提出与国际接轨的新观点。
2013 Vol. 1 (4): 64-69 [
摘要
] (
396
) [
PDF
205KB] (
924
)
浅析新媒体视野下网络集群行为与政府形象塑造——基于厦门和宁波“PX”事件的比较研究
赵宬斐;韩巧燕
随着新媒体的深入发展,网络集群行为逐渐成为网民集体行动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近年发生的一些网络集群事件中,处于短信时代的厦门和处于微博时代的宁波“PX”事件,成为了民众参与和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典型性事件。通过比较研究这两起典型事件,考察媒介化时代中民众的政治参与以及政府的回应,从而探讨网络集群行为与政府形象塑造两者之间的深刻关联,有助于为地方政府科学有效提升执政能力和增强自身形象提供分析与经验。
2013 Vol. 1 (4): 70-76 [
摘要
] (
412
) [
PDF
239KB] (
1320
)
中国语境下的“网络反腐”:概念界定及辨析
汲中亮;郭小安
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参与论”、“网民主体论”、“技术决定论”与“舆论监督论”四种意义上使用网络反腐一词,但却未形成关于网络反腐的一致定义。所谓网络反腐,是网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兴趣,利用网络空间为平台,通过网络曝光、网络举报等形式,引发和推动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的体制外政治监督行为,它包含网络反腐的双主体、网络反腐功能的两面性、网络反腐手段的多样性等三个层次的内涵。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态下,网络反腐本质上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参与,是中国语境下的一种特殊的体制外舆论监督方式,具有补充性、替代性和激活性等意涵。
2013 Vol. 1 (4): 77-82 [
摘要
] (
456
) [
PDF
205KB] (
805
)
政府与市场—在市委党校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沈者寿
编者按: 本期呈现给读者的《政府与市场》节选自一篇专题报告。2002年,时任杭州市委副书记的沈者寿同志应邀在市委党校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做专题报告,就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思维观念和工作着力点的转变,结合工作实际做了深刻地阐述。报告从政府的视角,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了在经济生活中政府违背市场原则和规律的9大类“不该管、管不好的事”,剖析了3大观念因素,界定了政府3大工作职能。报告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1年过去了,现在看来该报告仍然具有很大的启迪力和震撼力。报告阐述的核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仍然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我国改革的逻辑起点是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的轨迹和方向是从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向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内引进市场指令,激活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无法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政府力量的无所不在,一定会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并使经济结构扭曲,阻碍经济转型。所以,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转型的关键,在于分清市场和政府的界限,明确政府职能。在市场机制能够解决问题的领域,政府应当退出;在当前机制、制度无法解决,但是通过完善市场机制能够解决问题的领域,政府也应当逐渐退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公平的游戏规则,弥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时的不足;应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减少对企业的干预,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政府与市场》一文体现了杭州市领导的战略思维能力、运筹帷幄能力、见微知著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的一个重要原因。谨此以飨读者。
2013 Vol. 1 (4): 83-88 [
摘要
] (
368
) [
PDF
203KB] (
783
)
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述评
张超
当前的城市社区党建研究主要是一种基于传统党建研究路径展开的实务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城市社区党建的含义、意义、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实践上的创新等等。同时,社区党建研究也触及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演化、政党与社会的关系、社区党建与社区民主的关系、法团主义建构路径等理论问题。今后的研究一方面要重视将政治学学理资源引入到社区党建研究中,另一方面既有理论视野下的研究应该重视方法论和第一手材料的跟进。
2013 Vol. 1 (4): 89-96 [
摘要
] (
385
) [
PDF
323KB] (
847
)
版权所有 © 2013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