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自由看待发展”:“浙江模式”的解读与反思 |
黄鹏进 |
黄鹏进,中共杭州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教师,邮编:310024 |
|
|
摘要 现有“浙江模式”的分析主要从两个侧重于经济层面,而针对浙江政治、社会发展的分析欠充分。“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分析视角的引入,有助于从经济哲学层面有效地解释“浙江模式”的内在规律和浙江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浙江模式”的核心在于,给农民提供一个自主创业创新的平台,充分尊重和发挥民众的首创精神。
|
|
关键词 :
“浙江模式”,
自由,
发展,
反思
|
|
|
[1] 赵丽洲、丁跃进.“浙江模式”及其扩展和借鉴:一个文献综述[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5).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研究课题组.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冯兴元.市场化——地方模式的演进道路[J].中国农村观察,2002(1). [4] 方民生等.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 史晋川.浙江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1999(3). [6] 赵伟.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J].社会科学战线,2002(1). [7] 陈建军.丰盈的企业家资源与环境制度——也谈浙江经济发展为什么这么快[J].浙江经济,2002(1). [8] 陆立军.弘扬浙江经验创新发展模式[J].浙江经济,2007(12). [9] 陈勇,周俊麟.对温州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解[J/OL],http://www.chinesejy.com/Article/430/580/2006/20060913109335.html. [10] 金祥荣.“‘温州模式’变迁与创新——兼对若干转型理论假说的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8). [11] 冯兴元.“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J/OL],http://www.st35.com/article/economy/region_tactic/206.html. [12] 艾伦·刘.“‘温州模式’的利弊”[R].载于张敏杰主编.西方专家为中国经济诊断[M].长春出版社年版,1999. |
[1] |
郑承军. 论习近平的教育发展观[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6): 4-9 . |
[2] |
陈中权. 略论儒道禅的共通性[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6): 90-97 . |
[3] |
沈满洪. 促进绿色发展的财税制度改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3): 68-73 . |
[4] |
赵剑民. 论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特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2): 13-20. |
[5] |
冉昊. 福利国家生产系统市场化变迁的经验分析——基于一个三维框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2): 43-49. |
[6] |
雷云. 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1): 9-15 . |
[7] |
祝福恩. 十八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的若干新观点、新理念、新举措[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1): 16-21 . |
[8] |
雷蕾;雷厚礼. 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发展理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 16-21. |
[9] |
陈建波. 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5): 33-38. |
[10] |
张日波. 从城乡二元到城乡融合——嘉善县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3): 73-79. |
[11] |
孙培军. 理解中国:人民共和国政治的逻辑与演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1): 41-45. |
[12] |
邓志强. 网络社会学何以可能?——社会学视角下网络社会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1): 70-76. |
[13] |
王雪霁. 民生改善的三个维度与民生产品的有效供给[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 73-78. |
[14] |
曹瑞涛. 施米特《宪法学说》中自由与民主对立思想探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3): 44-49. |
[15] |
冯小. 发展主义逻辑下的村庄治理——基于皖北A县“富人治村”现象的分析①[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3): 68-7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