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困境与出路:关于浙江建构橄榄型社会的思考 |
姜方炳 |
姜方炳,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助教,邮编:310024 |
|
|
摘要 在促进浙江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亟待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的,不单是如何实现“更多”的经济增长性问题,更是如何达致“更平等”的社会结构性问题,而着力建构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社会无疑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政策选择。基于这一理论思路,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先后确定了“中等收入者”的具体内涵和浙江的划分标准,继而又剖析了浙江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障碍。最后,着重探讨浙江建构橄榄型社会应遵循的基本理念,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实现路径。
|
|
关键词 :
中等收入群体,
浙江,
橄榄型社会,
发展障碍,
实现路径
|
|
|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汪锦军.公平与效率如何才是互补的[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4). [3] 顾纪瑞.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方法和标准之比较[J].现代经济探讨,2005(10). [4] 李培林.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对策思路[J].中国人口科学,2007(5). [5] 原春琳.浙江近八成大学生考虑自主创业 1/3不了解政策[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edu/qzjy/news/2009/02-11/1558099.shtml [6]浙江省统计研究与信息发布中心.浙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浙江经济参考(分析篇),2009(58). [7] 杨建华.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8] 盖拉尔·A·阿明.依附性发展,载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
[1] |
许光. 现代化视域下浙江省“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6): 85-91. |
[2] |
杨宏翔;于斌斌. 产业转移-承接机制: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基于浙江纺织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3): 36-43. |
[3] |
叶国文. 地方政治:浙江发展的一种逻辑阐释[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2): 48-53. |
[4] |
杨书群;邓丽霜. 服务型制造的演变、特点及实现路径探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2): 58-63. |
[5] |
阎乐民. 浙江省志丛书(经济部类)初析——基于《浙江通志》的视角[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1): 85-90. |
[6] |
吴太胜;朱正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现代转换——以浙江的实践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1): 31-36. |
[7] |
俞昼. 2011年度浙江省社会学年会综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1): 92-96. |
[8] |
张伟平. 能源安全与能源保障体系构建策略——以浙江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 86-89. |
[9] |
黄鹏进. “以自由看待发展”:“浙江模式”的解读与反思[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 82-86. |
[10] |
郑雪. 从传统农夫到现代农商的嬗变——基于浙江新型农民典型个案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 87-90. |
[11] |
章前明;陈锋.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6): 84-89. |
[12] |
王立军. 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创新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5): 81-85. |
[13] |
盛世豪;郭金光. 浙江省11城市的生态位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4): 63-68. |
[14] |
金迎春;陆江涛.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3): 53-59. |
[15] |
何显明. “省管县”改革的经济社会发展效应——基于浙江的个案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2): 57-6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