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独特作用、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基于《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2—2020》的分析 |
任成金,李彤 |
|
|
摘要 在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标识性、延续性、超越性塑造了中国的自信、包容、开放的正面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理解和支持,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强大内在支撑。但是当前世界面临百年变局,西方掀起了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高潮,中国国家形象的传统文化表达存在被动的解读,因此,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传统文化“精神标识”,推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这既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
|
关键词 :
传统文化,
国家形象,
共同价值,
文明互鉴,
文化传播
|
收稿日期: 2023-07-15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一般项目“西方文化输出对我国文化自信的影响及应对研究”(17BKS089);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中国共产党发展话语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建构研究”(2019RWB011);山东省社科规划高校思政专项重点项目“现代传媒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16BSZJ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任成金(1979—),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李彤(2000—),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邮编:266590 |
[1] |
张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神论基因及其价值特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 1(2): 87-96. |
[2] |
李岚. 习近平对外国家形象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理论品格和实践指向[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 (5): 16-22. |
[3] |
沈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青少年教育[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3): 85-89. |
[4] |
茹世青. 中国传统荣辱观的价值意蕴[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9(4): 66-69. |
[5] |
张伟平. 杭州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9(3): 22-27. |
[6] |
金玲.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谈李约瑟难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8(3): 95-96. |
[7] |
陈中权. 论网络跨文化传播时代传统文化的姿态[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 5(2): 26-29. |
[8] |
李永刚. 浙江现代经济增长与传统文化理性——对经济与文化内在关联性的一个大样本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3, 4(6): 8-12. |
[9] |
陈宁. 杭州的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换[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1, 2(6): 24-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