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若干思考 |
董建萍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310012; |
|
|
摘要 首先 ,从宏观而言 ,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社会繁荣的贡献 ,人民从中获得和享受的经济物质利益 ,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推动经济发展的卓越能力 ,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 ,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 ,使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基础得到进一步确认。其次 ,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敦促非公有制经济按照社会主义法律规范运作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社会主义因素的生成 ,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 ,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有助于增强新形势下执政党对于社会的调控能力。其三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部的雇佣劳动者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 ,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基础。
|
|
关键词 :
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共产党执政,
合法性
|
|
|
[1] |
郑吉峰. 合法性塑造:转型时代改革的政治使命[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3): 55-62. |
[2] |
刘伟;黄炎. 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变迁[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4): 51-57. |
[3] |
江赛帆. “韦伯拐点”与新的国家类型学[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3): 50-54. |
[4] |
赵耀. 政党现代化中的选人用人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6): 40-43. |
[5] |
葛素华. 政治合法性视域下党提升执政绩效的路径选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5): 46-50. |
[6] |
高信奇. 我国公共政策主体合法性危机的表征、后果及消解之策[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2): 24-28. |
[7] |
刑玲;高信奇. 公共政策合法性的理性考察[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6): 66-71. |
[8] |
苏咏喜. 试论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兴起的意义[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1): 71-75. |
[9] |
苏咏喜. 试论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兴起的意义[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6): 96-96. |
[10] |
柯红波;. 地方党委、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关系:现状与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4): 65-68. |
[11] |
朱成君. “三个代表”与政治文明:政治合法性的两个支点[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3, 1(4): 52-56. |
[12] |
胡序杭. 私企党建:党发挥社会整合作用的新领域[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3, 1(1): 48-52. |
[13] |
董建萍. 论执政党思维与执政党建设[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2, 1(6): 66-70. |
[14] |
詹建芬. 第二次创业——非公有制经济的理性选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0, 1(4): 33-36. |
[15] |
胡延华,杨福平. 提升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0, 1(3): 36-3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