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通知公告                编读往来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参考文献国标2015
更多>>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 1卷 3期
刊出日期:2003-05-28

论文
 
      
论文
实施“环境立市”战略 改善杭州市投资环境——在杭州市委党校进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茅临生
2003 Vol. 1 (3): 4-9 [摘要] ( 366 ) [PDF 192KB] ( 842 )
树立开放与合作意识 全面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对当前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点思考
徐冠巨
民营企业经历了早期创业阶段 ,正日益走向成熟。为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新经济形势 ,民营企业必须跳出传统“农耕文化”的思想藩篱 ,进一步树立开发与合作意识 ,以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2003 Vol. 1 (3): 10-11 [摘要] ( 331 ) [PDF 172KB] ( 777 )
SARS疫情对杭州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若干政策建议
安蓉泉,李宗开
SARS疫情对中国、对杭州经济社会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本文对认识SARS疫情影响应持的理性精神、疫情对杭州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及走势预测作了细致分析 ,并对下一步改进政府公共管理方式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2003 Vol. 1 (3): 12-18 [摘要] ( 446 ) [PDF 229KB] ( 751 )
抗击非典中的杭州人文精神再思考
史及伟
人文精神是城市的灵魂 ,对于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延续的过程 ,它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着。在抗击非典中彰显的杭州人文精神 ,对于推动战胜非典的进程 ,促进杭州社会历史发展 ,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非典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我们要战胜非典 ,必须要大力弘扬杭州人文精神
2003 Vol. 1 (3): 19-21 [摘要] ( 317 ) [PDF 113KB] ( 747 )
主动接轨上海加快杭州发展的几点思考
辛薇
杭州拥有独特的经济和文化优势。在和上海接轨的过程中应有别于周边其他城市 ,应突出竞争中的合作 ,尽快确立城市主导功能 ,立足于整合提升做大做强 ,同时应充分利用 2 0 1 0年上海世博会的巨大辐射效应
2003 Vol. 1 (3): 22-24 [摘要] ( 360 ) [PDF 97KB] ( 778 )
杭州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品质的提升
徐晖
从某种意义上说 ,城乡差别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中介———小城镇的发展质量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区域的发展质量即城乡一体化水平。从目前情况看 ,杭州市所辖的建制镇数量众多而品质欠高 ,难以充分发挥吸纳流动人口方面的“蓄水池”作用 ,而现有的政策体系尚不足以支持赋予其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大战略”地位 ,而调整城镇规模结构 ,重视体现城镇文化特色以及塑造城镇“新市民”则是提升小城镇品质的当务之急和解决之道
2003 Vol. 1 (3): 25-31 [摘要] ( 458 ) [PDF 237KB] ( 817 )
推进杭州市区和5县(市)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
阮重晖
当前 ,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推进市区和 5县 (市 )协同发展 ,是杭州构筑大都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征程中的一个重大任务。着力点是建立有利于经济一体化水平提高的互动机制。通过这种互动机制的构建 ,使 5县 (市 )与市区实现市场相通、体制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人才互通、产业互补 ,最终实现从大都市“行政区”向大都市“经济区”的转变。本文对构建互动机制的要求作了阐述 ,并从规划、交通、产业和生态建设等角度提出互动机制构建的若干设想
2003 Vol. 1 (3): 32-35 [摘要] ( 354 ) [PDF 153KB] ( 797 )
清代、民国时期杭州人口发展探略
郑生勇
杭州城市人口发展历程中 ,宋室南渡出现了第一个人口高峰。清代的乾嘉时期 (1 736~1 82 0 )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形成了第二个高峰。进入民国以后 ,人口除个别年份外 ,一直缓慢地向前发展着 ,从 1 92 7年的 38万发展到 1 948年 50余万 ,表现出进入近代以后人口发展的特点。研究、探索历史上人口发展规律 ,特别是清代、民国时期杭州人口的发展规律 ,将有助于杭州的城市化建设 ,为现实经济发展服务
2003 Vol. 1 (3): 36-39 [摘要] ( 351 ) [PDF 153KB] ( 967 )
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
尹陇生
法治是对专制和独裁的否定 ,是人民实现各项政治权利的根本保证 ,法治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形式是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和形式相一致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蕴涵着以法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全新思想 ,因此 ,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
2003 Vol. 1 (3): 40-43 [摘要] ( 325 ) [PDF 149KB] ( 783 )
浅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创新机制
朱成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尽管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相比显得滞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在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方面存在事实上的不对称。要解决这一问题 ,应该分析二者不对称性的原因 ,搞清楚我国政治发展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 ,在此基础上建构理论创新机制从而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也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2003 Vol. 1 (3): 44-47 [摘要] ( 484 ) [PDF 135KB] ( 735 )
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
尹冬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 ,制度建设是关键所在。这既是由制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决定的 ,更是由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决定的。我们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 ,要从“坏人”的假定出发 ,重点从党的制度、党和国家政权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权力科学配置等四方面努力
2003 Vol. 1 (3): 48-51 [摘要] ( 493 ) [PDF 159KB] ( 827 )
可持续发展: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
汤建龙
本文认为 ,可持续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 ,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必将把人类发展带入困境而难以自救。唯一的出路就是抛弃人类中心主义 ,承认自然界的固有价值 ,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谐发展观
2003 Vol. 1 (3): 52-55 [摘要] ( 412 ) [PDF 133KB] ( 1052 )
胡雪岩的“戒欺”观对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迪
朱宝华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以诚实守信为特点的信用经济。本文通过对胡雪岩“戒欺”观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提升 ,启迪我们在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中 ,修身自律 ,以义取信 ,以信取利 ,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
2003 Vol. 1 (3): 56-59 [摘要] ( 354 ) [PDF 317KB] ( 917 )
试论社会弱者与国家支持
洪燕文
社会弱者是一批特殊的社会群体 ,国家对其进行支持有着深厚的理论前提和悠久的历史实践。由于其产生的部分社会性原因和对社会存在着潜在性危害 ,国家负有必须对其进行支持和保障的最后责任。我国传统的国家支持模式存在着不少弊端 ,《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颁布实施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对社会弱者进行国家支持正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但该办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 ,为了使社会弱者真正处于有效保障状态 ,需尽快建立“以国家支持为主导 ,社会组织和个人支持相配套”的社会支持系统
2003 Vol. 1 (3): 60-65 [摘要] ( 383 ) [PDF 205KB] ( 735 )
论村民自治的前提
吴素雄,吴思红
村民自治是在农村社会经济转型的情况下 ,国家主动导入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实际的运作中受权力和利益两个基本变量的影响 ,这两个变量是村民自治引入和维持所不可缺少的要素。然而 ,这两个变量也是导致自治模式可能“异化”的最大威胁。要抑制这两个变量的负功能 ,保证村民自治在良性轨道上日渐完善 ,依赖于社区民主和政治民主的生成和成熟度。它们分别是村民自治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前提。这两个前提能否实现 ,取决于党能否保证其成员克服其理性经济人偏好并向道德人偏好转变 ,而这一转变的首要条件是实现党内的民主化
2003 Vol. 1 (3): 66-70 [摘要] ( 411 ) [PDF 192KB] ( 811 )
村民自治中农民冷漠参与的经济透析——新制度主义范式下的思考
张伶俐,陶林
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的背景下 ,在我国农村 ,出现了当代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科学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是新世纪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以成本收益为分析工具和理论视角 ,立足现代中国农村尚有较多传统农业社会遗迹的现实 ,综合其它有代表性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及其结论 ,吸取中国传统的乡村双轨治理模式的经验 ,并结合国家推行村民自治的根本考虑和主要动机 ,可以看出 ,以普选和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当代中国农村村民自治 ,其巨大的成本而较少的可得利益 ,是其暂时面临困难的根本原因。而问题的出路 ,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并立足国情改造现代民主制度
2003 Vol. 1 (3): 71-74 [摘要] ( 418 ) [PDF 151KB] ( 865 )
由非典事件谈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齐杏发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渐打破 ,农民工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农民工是联系城镇与乡村的纽带 ,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存在着诸多难点 ,目前应该尽快建立农民工的大病保障和工伤事故保障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机制
2003 Vol. 1 (3): 75-77 [摘要] ( 462 ) [PDF 130KB] ( 849 )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战略意义
刘长发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创建学习型社会进程的战略要求。它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 ,是积极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挑战的迫切需要 ,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 ,是增强城市学习力的基础工程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3 Vol. 1 (3): 78-81 [摘要] ( 303 ) [PDF 132KB] ( 783 )
“人格权先于身份权”原理观察
李纪兵
民法是权利法 ,权利是民法的核心 ,民事权利原理是核心的核心。依照天然原理有机排列权利也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法治是权利的天然秩序复现。本文通过对“人格权先于身份权”民事权利原理的观察 ,提出恢复“人格权先于身份权”天然秩序来之不易的观点
2003 Vol. 1 (3): 82-84 [摘要] ( 344 ) [PDF 116KB] ( 749 )
试论行政审批的制度创新——经济行政法的视角分析
齐建东
行政审批制度是经济行政法上的重要课题 ,应当从经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审视 ,进行制度创新。尽量将审批制改为核准制、登记制 ,科学界定许可条件、标准 ,促进管制机构的专业化和多元化 ,发展网上审批和政务超市 ,使行政审批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2003 Vol. 1 (3): 85-88 [摘要] ( 319 ) [PDF 157KB] ( 820 )
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发展
陶济
2003 Vol. 1 (3): 89-90 [摘要] ( 399 ) [PDF 132KB] ( 600 )
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系的辩证思考
任水才
2003 Vol. 1 (3): 90-92 [摘要] ( 404 ) [PDF 192KB] ( 902 )
与时俱进在思想路线中的定位
张根有
2003 Vol. 1 (3): 92-93 [摘要] ( 407 ) [PDF 153KB] ( 548 )
中国古代的“与时俱进”观
李明友
2003 Vol. 1 (3): 93-94 [摘要] ( 368 ) [PDF 156KB] ( 789 )
版权所有 © 2013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