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试论社会弱者与国家支持 |
洪燕文 |
浙江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 310028; |
|
|
摘要 社会弱者是一批特殊的社会群体 ,国家对其进行支持有着深厚的理论前提和悠久的历史实践。由于其产生的部分社会性原因和对社会存在着潜在性危害 ,国家负有必须对其进行支持和保障的最后责任。我国传统的国家支持模式存在着不少弊端 ,《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颁布实施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对社会弱者进行国家支持正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但该办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 ,为了使社会弱者真正处于有效保障状态 ,需尽快建立“以国家支持为主导 ,社会组织和个人支持相配套”的社会支持系统
|
|
关键词 :
社会弱者,
国家支持
|
|
|
[1] |
田孟. 中观视角:农村低保政策的实践机制研究——以农村区域差异理论为基础[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5): 73-79. |
[2] |
祝建华;倪克敏;徐丹彤.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标准的法定化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2): 57-65. |
[3] |
雍正江. 社会流动与近代早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孕育[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6): 34-41. |
[4] |
董良. 默顿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辨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5): 44-49. |
[5] |
阮雯. 发达地区城市社会救助的实践和创新——以杭州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6): 91-95. |
[6] |
李静;柯卉兵. 毛泽东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实践[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4): 43-49. |
[7] |
董敬畏. “底线型上访”——转型期涉法涉诉访的一种分析进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6): 46-51. |
[8] |
黄;绚;吴翠萍. 公益事业领域中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动因探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1): 44-48. |
[9] |
郎晓波. 从杭州困难群体贫困特点看社会救助政策的完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4): 37-40. |
[10] |
张敏杰. 人口老龄化与居家养老服务——以杭州市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6): 81-85. |
[11] |
王锡源. 论社会转型时期慈善捐赠机制的完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5): 29-33. |
[12] |
段昆仑. 应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3, 1(6): 52-5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