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通知公告
编读往来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参考文献国标2015
更多>>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 1卷 2期
刊出日期:2006-03-28
论文
论文
生活与创业趋于融合——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陈宁;段昆仑;
从世界的大背景来看,生活与创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生活与创业趋于融合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杭州的产业结构上,杭州人创业中所体现出来的浓厚的人性化气息上,杭州人的创业理念中浸润着浓厚的生活化因素上。生活与创业融合模式对于杭州发展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很强的后劲和可持续性、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特别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激发产生重要的作用。政府和社会在推进生活与创业的完美融合方面应该进一步做好如下工作坚定不移地倡导以提高生活品质为先导的科学理念,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人性化的文化氛围,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使“学习”成为连接生活与创业的纽带。
2006 Vol. 1 (2): 4-10 [
摘要
] (
421
) [
PDF
241KB] (
590
)
“先富能人治村”条件下发展党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胡序杭;
发展党员工作早已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难点问题。而近年来,随着农村“先富能人”的增多以及争当村官现象的日益普遍,更加显现出发展党员工作的滞后。同时,一些“先富能人”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发展党员在党内形成了利益群体。要加强乡镇党委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领导;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并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预审制度,尝试异地培养发展。
2006 Vol. 1 (2): 11-15 [
摘要
] (
471
) [
PDF
160KB] (
893
)
浅论推进城乡统筹与构建和谐杭州
郭东风;
城乡统筹是构建和谐杭州的基本要求,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存在诸多障碍。只有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才能把这项工作推向正确的轨道。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对策是,着力于增长方式改变,着力于城市的辐射带动,着力于改革创新突破。
2006 Vol. 1 (2): 16-20 [
摘要
] (
354
) [
PDF
155KB] (
852
)
完善科技创业种子资金 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杭州市科技创业种子资金实施情况及对策研究
王立军;
科技创业种子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化初期、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风险较大、商业性资金进入尚不具备条件、最需要由政府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并为其进入产业化扩张和商业性资本的介入起到铺垫和引导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杭州市科技创业种子资金的运行绩效,并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业种子资金提出了对策建议。
2006 Vol. 1 (2): 21-27,37 [
摘要
] (
230
) [
PDF
263KB] (
989
)
长三角养老保险政策比较研究
孙胜梅;班茂盛;
在实现长三角社会经济一体化目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劳动力在该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但区域间不统一及不对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长三角地区浙江、上海、江苏三地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剖析了长三角地区养老保险政策一体化的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6 Vol. 1 (2): 28-31 [
摘要
] (
416
) [
PDF
162KB] (
1451
)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正问题
董建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在目前比较具有紧迫性的任务,是要令人信服地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看待和理解社会公正问题,执政党和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努力方向)?可以做些什么(现实可能)?这种关于公正的研究,应该关注迄今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关经验,关注我们自己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教训,既遵循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顾及现实发展阶段的条件,由此来辩证说明社会公正的应然性和实然性等问题。
2006 Vol. 1 (2): 32-37 [
摘要
] (
517
) [
PDF
205KB] (
915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执政党法治理念
何渊;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法。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革命党理念到执政党理念的发展,而执政党理念又具体包括三次选择全能政党型—领导替代型—法治理念型。特别是在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后,执政党的法治理念成为不二选择。最后,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法律意识以及权力监督角度论述了执政党强化法治理念的基本途径。
2006 Vol. 1 (2): 38-43 [
摘要
] (
547
) [
PDF
199KB] (
885
)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爱因斯坦
周德海;
中国出不了爱因斯坦的原因或许很多,但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在“官本位”习气影响下,许多科技工作者热衷做官;二是目前我国科学和教育界的状况,不适合爱因斯坦式的科学家生存。
2006 Vol. 1 (2): 44-47 [
摘要
] (
251
) [
PDF
157KB] (
978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
陈瑶瑶;李明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详尽、系统地论述,提出了各自的精辟见解。本文拟对一年来,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研究成果做了系统梳理和归纳,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2006 Vol. 1 (2): 48-53 [
摘要
] (
297
) [
PDF
213KB] (
1007
)
要重视政治成本研究
李士谦;陈士兵;
成本是现代社会各领域都必须重视研究的课题,在现代社会里,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有着极强的互换关系,而加强政治成本的研究就要在实践中做到政绩考核必须审计成本;尽快扭转守法、违法成本的畸形现象;重视为监督、举报的正义行为消除高成本;让维权诉讼的弱势群体减少付出成本。
2006 Vol. 1 (2): 54-57 [
摘要
] (
532
) [
PDF
142KB] (
855
)
服务型政府治理理念分析
魏涛;
政府的职能在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同时,其社会治理理念也必然会随之而改变。所以,政府在倡导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拥有正确的治理理念。政府只有坚持了正确的治理理念方能积极有效地回应民众的诉求,更好地为民众和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2006 Vol. 1 (2): 58-62 [
摘要
] (
534
) [
PDF
161KB] (
965
)
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保障
祝丽生;郭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官僚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制度缺失所造成的公务员角色冲突导致了公务员行政伦理素质欠缺。因而,加强制度建设和信念伦理就成为提升公务员行政伦理素质的保证。
2006 Vol. 1 (2): 63-67 [
摘要
] (
380
) [
PDF
181KB] (
1164
)
德国公务员忠诚义务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姜裕富;
公务员忠诚义务是国家和公务员之间的“心理契约”,具有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属性。德国公务员忠诚义务理论认为,忠诚义务包括忠诚原则、保守与节制原则、品位原则等三大原则,这一理论对我国公务员忠诚义务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2006 Vol. 1 (2): 68-72 [
摘要
] (
307
) [
PDF
171KB] (
1143
)
政府决策科学化的路径选择——论民意调查与政府决策
黄嵘;
民意调查的兴起有其社会意义和现实诉求。民意调查对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合理性、合法性、公平性、公开性、认同性、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应发展民意调查以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
2006 Vol. 1 (2): 73-76 [
摘要
] (
571
) [
PDF
222KB] (
633
)
医患纠纷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包学松;
近年来,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批评中,医患纠纷仍然趋于增多,亟待解决。造成这一现象有五种成因现行的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体制;有些公立医院管理松懈混乱;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不力;有些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较低;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技术期望过高或者不配合治疗。首先应防患于未然,建立相应的机制。化解医患纠纷,有三种方式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提起民事诉讼。
2006 Vol. 1 (2): 77-79 [
摘要
] (
229
) [
PDF
118KB] (
862
)
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作用、企业动力与社会意义
高晓洁;刘文俭;
明确政府应当发挥的作用,分析企业动力所在,认清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意义,对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在我国的广泛开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作用和措施主要表现在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成立相关专业机构;引导企业树立新的经营理念等方面。企业动力来自于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声誉;和谐劳动关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意义在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完善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体制;完善上层建筑,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
2006 Vol. 1 (2): 80-83 [
摘要
] (
318
) [
PDF
157KB] (
920
)
法美两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何婉;
伴随着“中国乡村游”主题年的到来,乡村旅游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存在众多的问题,借鉴国际上乡村旅游发展较好国家的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简要说明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再介绍法国、美国两个旅游大国的实践操作,最后总结发展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
2006 Vol. 1 (2): 84-87 [
摘要
] (
332
) [
PDF
161KB] (
1062
)
加强课堂管理 深入推进案例教学
何斌;
从案例教学的课堂管理的理论角度,结合一般教学研究的课堂管理理论和近年来党校案例教学的实践,从加强课堂管理环节这一视角,对进一步深入推进案例教学加强课堂管理的必要性,内涵与功能、具体措施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对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案例教学实践提供若干思考和借鉴。
2006 Vol. 1 (2): 88-93 [
摘要
] (
351
) [
PDF
190KB] (
874
)
关于后进生转化问题的思考
蹇跃芳;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后进生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中心任务之一。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后进生,把握转化后进生的一般规律,掌握转化后进生的基本方法。教育的神圣在于铸就未来,面对后进生,教育者若能不弃不离,尽心研究教育他们的方法并付诸实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必见成效。
2006 Vol. 1 (2): 94-96 [
摘要
] (
247
) [
PDF
117KB] (
634
)
版权所有 © 2013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