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通知公告                编读往来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参考文献国标2015
更多>>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 1卷 5期
刊出日期:2004-09-28

论文
 
      
论文
执政条件变化对党执政理念提出的新要求
安蓉泉
2004 Vol. 1 (5): 4-6 [摘要] ( 530 ) [PDF 90KB] ( 792 )
略谈党的执政基础
郭亚丁
2004 Vol. 1 (5): 6-7 [摘要] ( 540 ) [PDF 66KB] ( 1035 )
在改革与发展中寻求动态平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
叶劲松
2004 Vol. 1 (5): 7-9 [摘要] ( 507 ) [PDF 97KB] ( 569 )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
高国舫
2004 Vol. 1 (5): 9-10 [摘要] ( 553 ) [PDF 73KB] ( 681 )
执政体制刍议
姚建华
2004 Vol. 1 (5): 10-13 [摘要] ( 533 ) [PDF 121KB] ( 607 )
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胡序杭
2004 Vol. 1 (5): 13-15 [摘要] ( 537 ) [PDF 100KB] ( 634 )
正确认识和把握执政环境 努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王河
2004 Vol. 1 (5): 15-16 [摘要] ( 549 ) [PDF 75KB] ( 918 )
村民和居民的政治参与比较——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
王明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民主有了很大发展 ,然而在出现经济的不平衡的时候 ,同时存在着政治的不平衡。村民政治参与效应积极 ,居民政治参与犹豫徘徊 ,民主正由农村走向城市。从村民和居民的角度分析政治参与的差异 ,映射基层政治的现状 ,可能会为基层政治的新制度安排提供参考
2004 Vol. 1 (5): 17-21 [摘要] ( 413 ) [PDF 208KB] ( 929 )
杭州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徐祖荣
旅游资源整合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杭州旅游资源整合应紧紧围绕“构筑大都市 ,建设新天堂”的中心工作 ,进一步贯彻“大杭州 ,大旅游 ,大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旅游西进”的战略步骤 ,充分发挥杭州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杭州建设成为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2004 Vol. 1 (5): 22-26 [摘要] ( 379 ) [PDF 177KB] ( 1184 )
《2004中国现代化报告》与杭州比照研究
邹身城,邹小芃
《2 0 0 4中国现代化报告》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现代化的阶段论 :工业文明与知识文明两阶段论。杭州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一座“发展中城市”与第一次经典现代化的完成还有差距 ,又在改革开放中萌发出一部分第二次现代化要素。杭州已在不少方面已基本上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所要求的指标 ,在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上 ,当前应着重探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等方面 ,还有加快信息化建设和实现教育现代化
2004 Vol. 1 (5): 27-31 [摘要] ( 351 ) [PDF 164KB] ( 623 )
杭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本校2004年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讨论综述
陈宇
2004 Vol. 1 (5): 32-35 [摘要] ( 388 ) [PDF 151KB] ( 941 )
关于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侯少文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动力和途径。本文提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着力点”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大制度。在这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才能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加强人大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通道 ;为此就必须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用制度和法律来规范、保障党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而这一切 ,必须首先靠发展党内民主 ,来为国家政治生活的进一步民主化开风气之先
2004 Vol. 1 (5): 36-41 [摘要] ( 391 ) [PDF 235KB] ( 833 )
邓小平执政思想与“和而不同”理念
胡振平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论述过自己的执政思想和执政理念 ,但是从其言行之中已经可以看到形成了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就意味着对于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自觉。共产党执政搞建设 ,就要求稳定、求团结、求发展。而稳定、团结和发展既要靠领导者的为公为民的执政理念 ,也要有坚强而又灵活大度的执政能力 ,更要靠民主法制的建设 ,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应当是其最为基本的精神。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一系列对内对外的方针政策 ,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在执政理念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不仅继承 ,而且有着不少新的发展。江泽民明确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 ,并且创造性地运用到处理国际关系和其他许多重大问题上
2004 Vol. 1 (5): 42-46 [摘要] ( 537 ) [PDF 178KB] ( 840 )
论依德行政
吕建云,陈丽
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人员仅做到依法行政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同时做到依德行政。本文对依德行政作了探讨。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 ,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行政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所以 ,在具体行政中 ,行政人员必须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 ,一举一动都要用符合行政的职业道德宋要求
2004 Vol. 1 (5): 47-48 [摘要] ( 536 ) [PDF 79KB] ( 820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性课题
陈章亮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中心议题 ,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超越 ,是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新的挑战的聚焦 ,它标志着我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完成和成熟。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 ,是“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贯彻和深化 ,是变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规定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 ,是一个包括科学理念 ,执政方略 ,执政基础 ,执政方式和执政资源等构成的复杂而艰巨的社会工程
2004 Vol. 1 (5): 49-52 [摘要] ( 546 ) [PDF 135KB] ( 949 )
抓好“领头雁”工程 发挥先锋队作用
姜北方
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头雁” ,抓好“领头雁”工程对于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 ,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淳安县农村“领头雁”工程现状的介绍 ,深入分析了当前“领头雁”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抓好“领头雁”工程、发挥先锋队作用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2004 Vol. 1 (5): 53-57 [摘要] ( 523 ) [PDF 184KB] ( 1023 )
党内监督条例十项监督制度的特点、功能与基本要领
陈建中
党内监督条例十项监督制度有丰富的内涵 ,并且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 ,深入剖析其功能、特点体现的立法思想 ,把握基本要领 ,是学习贯彻好条例的基础
2004 Vol. 1 (5): 58-62 [摘要] ( 569 ) [PDF 160KB] ( 1086 )
在职党员到社区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方秀云
随着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 ,在职党员到社区发挥作用工作也由探索尝试逐步推开和深化 ,但到目前为止 ,对这项工作还是缺乏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离预期目标和实际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2004 Vol. 1 (5): 63-66 [摘要] ( 514 ) [PDF 134KB] ( 928 )
思维创新的阻碍因素及克服的途径
张义生
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对原有思维方式的超越 ,阻碍思维创新的主要因素既有来自主体思维方式内部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 ,也有来自之外的体制和文化方面的因素 ,要克服这些阻碍因素 ,实现主体的创新潜能 ,必须做到四条 :一要有反思传统的自觉性 ,要有怀疑批判精神 ;二要克服胆怯心理 ,要正确对待探索中的失败 ;三要学习和掌握创新思维的知识、原理和方法 ;四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创新的民主、宽松的环境
2004 Vol. 1 (5): 67-71 [摘要] ( 433 ) [PDF 165KB] ( 1503 )
人要活出理想、尊严与智慧
张伟胜
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实现自我。实现自我与三个问题有关 :我想做什么 ?我应该做什么 ?我能够做什么 ?与此相关的三个人生答案是 :人要活出理想 ;人要活出尊严 ;人要活出智慧
2004 Vol. 1 (5): 72-75 [摘要] ( 413 ) [PDF 121KB] ( 952 )
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述评
包学松
在世纪之交的 1 0年期间 ,以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学。这个经济学体系跨越马歇尔的新古典主义 ,复活了斯密古典主义关于社会分工是国民财富源泉的灵魂。杨小凯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 ,重新解释了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城市化、工业化、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的资本理论、货币理论、失业理论和景气循环理论等 ,推进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达到新水平
2004 Vol. 1 (5): 76-80 [摘要] ( 422 ) [PDF 156KB] ( 1341 )
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孟姝瑱
20 0 3年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面临着来自国际环境、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和教育投入低等五大方面的挑战。要推动未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必须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重视基础实施的建设、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国民素质上下功夫
2004 Vol. 1 (5): 81-83 [摘要] ( 373 ) [PDF 106KB] ( 1163 )
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析
徐龙文
本文试图从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来探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主要从三个方而进行分析 :首先具体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在现阶段农村的表现和特点 ;其次重点阐述了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最后论述了要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 ,着力改变二元经济结构 ,努力探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2004 Vol. 1 (5): 84-88 [摘要] ( 500 ) [PDF 180KB] ( 825 )
加强诚信统计建设的思考
陈联君
诚信社会呼唤诚信统计 ,诚信经济必须诚信统计 ,统计职能要求诚信统计。然而 ,目前诚信统计缺失、统计数据失真现象十分突出。究其原因 ,诚信统计的难点在基层 ,主要障碍是“权力”干扰。为此 ,加强诚信统计建设 ,重点应在基层 ,关键是制度的构建
2004 Vol. 1 (5): 89-91 [摘要] ( 344 ) [PDF 117KB] ( 856 )
新城市主义:可以借鉴的城市建设理念
童文莹
“新城市主义”作为一种城市建设的新理念 ,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城市主义”的源起和内涵的回顾 ,探讨其对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和内在缺陷 ,分析我国城市建设与“新城市主义”的差距 ,提出其可借鉴之处
2004 Vol. 1 (5): 92-96 [摘要] ( 530 ) [PDF 191KB] ( 1302 )
版权所有 © 2013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