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二五”时期提升杭州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思考 |
周乾松 |
周乾松,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副教授,邮编:310024① “软实力”(softpower)一词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发表《软实力》一文中最先提出,他在不同时期对“软实力”做出了多种不同的阐释。2004年,约瑟夫.奈在《软实力——国际政治中的制胜之道》一书中明确指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此后这一概念得到了中外学界的广泛认同。② “文化软实力”概念,国内外学术界至今尚未明确界定。笔者参考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王沪宁、董正华、韩勃、江庆勇、唐代兴等观点,认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要素所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竞争力、传承力、协调力、融合力、扩张力和影响力、感召力、创造力的整合表达。并以此作为本文建构“十二五”时期提升杭州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思路的依据。 |
|
|
摘要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城市科学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杭州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方向目标和重要突破口。杭州在“十二五”时期如何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总结近年来杭州建设文化名城、生活品质之城的创新实践,杭州在“十二五”时期必须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全面实施“八大文化工程”,高水平、跨越式、全方位提升杭州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杭州建成“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文明之城、品质之城”奠定基础。
|
|
关键词 :
杭州,
文化软实力,
提升“十二五”时期
|
|
|
[1]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 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3] 董正华,韩勃,江庆勇.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研究课题组.2009中国城市软实力报告[J].NFDA3望东方周刊,2009(7). [6] 无锡市委宣传部课题组.全面提升无锡文化软实力[N].无锡日报,2010-02-22. |
[1] |
郎晓波. 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与地方社会治理创新——基于杭州市江干区的实践样本[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4): 84-90 . |
[2] |
周顺卿. 优化人力资本成长的路径和政策研究——以杭州人力资本发展问题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4): 47-53. |
[3] |
林晓珊. 迈向品质化的城市生活:“杭州经验”的消费社会学解读[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1): 65-70. |
[4] |
黄天柱. 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理论基础、合作形态与治理绩效——以杭州的民主实践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6): 27-33. |
[5] |
鲁敏. “杭州经验”的文化解读[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1): 80-84. |
[6] |
姚如青. 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基于日本京都的启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4): 78-83. |
[7] |
杭州市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杭州“人才+资本”创业创新模式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5): 87-90. |
[8] |
郑杭生;杨敏. 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网群——以组织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杭州经验”[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4): 4-10. |
[9] |
马丁. 杭州西湖地下城开发设想的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4): 87-91. |
[10] |
王忠民. 杭州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的几点探索[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3): 88-90. |
[11] |
何关新. 杭州市“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 78-85. |
[12] |
马丁. 杭州西湖地下城开发设想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1): 106-106. |
[13] |
邵德兴. “赤脚医生”与杭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6): 54-59. |
[14] |
安蓉泉. 杭州以民主促民生战略的实践提升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6): 74-80. |
[15] |
童章成. 杭州大江东新城开发建设的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6): 86-9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