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村治困境的社会维度分析 |
敖翔;任中平 |
敖翔,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基层民主政治;任中平,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基层治理与基层民主建设,邮编:637009 |
|
|
摘要 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村民自治种种“乱象”与劣质自治的根源在于承载村民自治的农村社会已经支离破碎。农村社会衰败的根源在于:农村社会成员的流失、农村社会关系的松散断裂、农村社会秩序结构性要素缺失。欲破解村治困境,必须对症下药,通过充分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村庄次组织、培养乡村公共精神等方式重建农村社会。唯有一个健康稳固的农村社会才能支撑起有效率的村民自治。
|
|
关键词 :
村民自治,
困境,
农村社会,
重建
|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路径和机制研究》(11BZZ015)的阶段性成果。 |
[1]冯仁.村民自治走进了死胡同[J].理论与改革,2011(1). [2]李元书.论社会自治[J].学习与探索,1994(5). [3]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5]钱道赓、张丽琴.村民自治的发展困境及应对——农村社会变迁与村民自治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行政与法,2008(3). [6]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7]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赵立新.从社会资本视角看当今农村社会信任[J].重庆社会科学,2005(2). [9]康树华.农村黑恶势力与基层组织的弱化、蜕变(上)[J].辽宁警专学报,2005(3). [10]于建嵘.黑恶势力是如何侵入农村基层政权的——对湘南40个“失控村”的调查[J].理论参考,2009(4). [11]任中平.巴蜀政治——四川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2]胡晓飞.试析转型时期中国农村人际关系的变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7). [13]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4]梁鸿.中国在梁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15]吴光芸,杨龙.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治理[J].重庆社会科学,2006(7). [16]吴春梅,石绍成.乡村公共精神:内涵、资源基础与培育[J].前沿,2010(7). |
[1] |
袁松. 监管与反制:乡镇政权与“老板村官”群体的权力互构——以浙中吴镇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4): 64-71 . |
[2] |
李晓红;刘媛. 反腐视阈下网络曝光的伦理困境与责任伦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1): 84-90 . |
[3] |
刘锐. 空心村整治的实践及其困境——基于某产权改革试点村的实证考察[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1): 71-77 . |
[4] |
宋修贵.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困境与出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 65-72. |
[5] |
朱兴宏;马玉春.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伦理困境与对策[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2): 37-41. |
[6] |
黄大熹;邹娉婷;莫桑梓.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困境探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5): 56-6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