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通知公告
编读往来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参考文献国标2015
更多>>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 1卷 2期
刊出日期:2024-04-08
本刊特稿
政党建设
经济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
政治与行政
中国式现代化的杭州创新实践
本刊特稿
从“八八战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韩庆祥
“八八战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八八战略”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共同的实践基础,具有实践逻辑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打牢发展支点”,“激活动力、保持平衡、有效治理”,“聚焦主要矛盾、解决根本问题、把握重点系统”。“八八战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共同的目标基础,具有目标逻辑的一致性。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而贯彻落实“八八战略”是浙江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从历史方位、奋斗目标、价值取向、发展理念、两大布局、战略步骤、安全保障、发展环境、中国之治和党的领导等十个方面,也体现“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长点。
2024 Vol. 1 (2): 4-15 [
摘要
] (
235
) [
PDF
1241KB] (
428
)
中国式现代化的杭州创新实践
数字化如何赋能基层协商民主:基于杭州“红茶议事会”案例的分析
黄俊尧,裴孟娜
数字治理的兴起为协商民主创造了新的机遇空间,突破了以往基层协商民主的某些发展瓶颈,在虚拟空间内型构了协商民主的实践场域。结合杭州“红茶议事会”这一典型案例来看,数字化赋能基层协商民主的基本逻辑就在于通过技术、组织、制度的互构,不断强化多元参与机制、制度规范机制、平台依托机制,以促进协商的展开及共识的达成。但基层数字协商民主依然存在政府管制与网络开放之间的冲突、技术工具与治理情景的背离、高效甄选与民主参与的悖论、群体极化风险和信息茧房效应等问题,对其发展限度也需要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并积极探索完善之策。
2024 Vol. 1 (2): 16-25 [
摘要
] (
291
) [
PDF
1442KB] (
512
)
政党建设
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及实践路径
白清平,郭晓琦
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引领着党的前进方向,是推进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目标遵循。这一目标的生成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建目标理论的创新发展,还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目标的继承发展,更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的理论回答。这一目标的核心要义从党的先进性、人民性、革命性、本领建设和精神风貌五个方面出发,深刻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目标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坚持党的自我革命以及坚持敢于斗争胜利等五大路径。
2024 Vol. 1 (2): 26-34 [
摘要
] (
266
) [
PDF
1135KB] (
434
)
非公企业党组织生活质量提升:历史逻辑、实践困境及行动策略
杜洪梅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其组织生活虽然经过从无到有、开展的企业从少到多、要求从低到高三个实践历程,已经进入到规范化发展阶段,但如今许多非公企业党组织仍面临有组织而无认真严肃的组织生活的状况。如何破解非公企业党组织生活质量面临的机会成本不低、动力不强、党务不专、活力不足、激励不够等困境,需要在正确把握非公企业党组织生活中普遍性与特殊性、政治功能与发展功能、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关系的基础上,采取加大非公企业关键人党员发展力度,探索企业党建列入项目招标制度,加大非公企业党务干部培训力度,提高非公企业开展组织生活的自主度,加大对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的激励力度等具体行动策略,以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生活质量。
2024 Vol. 1 (2): 35-42 [
摘要
] (
281
) [
PDF
1130KB] (
364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的战略意涵与实践方略
李镕,胡晓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党各项工作中“生命线”般的重要作用,作出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系列重要思想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这其中融入了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考,蕴含着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战略部署,体现出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重要方式的战略布局,更彰显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战略眼光。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的指引下,思想政治工作秉持“坚定党的领导、坚守思想阵地、坚持服务大局”的实践方略,正在以极端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发力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新征程上稳步前行。
2024 Vol. 1 (2): 43-49 [
摘要
] (
258
) [
PDF
1128KB] (
432
)
政治与行政
数智治理视角下行政复议变革的实践逻辑与优化建议——以“浙里复议”数智应用为例
程晟,沈费伟,王江红
“浙里复议”数智应用是数智治理背景下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实践创新,通过双向赋能治理端和服务端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助于发挥行政复议便民为民、高效便捷的制度优势,以及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当前,“浙里复议”数智应用在遵循基础支撑体系、数据支撑体系、应用支撑体系、业务支撑体系和数智平台门户的实践做法基础上,反映了架构设计一体化、要素解码数字化、处置机制闭环化、业务流程智能化的逻辑机理。尽管如此,“浙里复议”数智应用依然存在顶层设计前瞻性不足、外部协同作用难以发挥、智能辅助应用缺乏、技术风险预案不足等困境。未来需要通过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强化数据共享对接、优化数字应用功能、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等方面推进行政复议变革,最终提升“浙里复议”数智系统绩效,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2024 Vol. 1 (2): 50-58 [
摘要
] (
273
) [
PDF
1151KB] (
513
)
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机理研究
陈宇,马黎
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专门协商机构,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作用。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既具有历史脉络、理论逻辑,又具有时代价值、独特优势。新时代推进党的领导与统一战线、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必须在谨守历史规律、拓宽理论视野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大力推动“吸纳式协商”“开放式协商”,合力构建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新格局。
2024 Vol. 1 (2): 59-66 [
摘要
] (
247
) [
PDF
1136KB] (
500
)
经济学研究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优势
陈健,张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色是经济与政治实现了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纯自发出现的,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成,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为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作出的有意识的选择,在实践中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也必然能够具有相应的政治优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政治优势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就是以经济为基础,在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和市场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基础上,主动发挥政治的统率和引领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上进行超越市场层面的协调,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式方向,从而发挥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优势,进而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优势,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优势和经济优势的相互统一和相互转化。
2024 Vol. 1 (2): 67-76 [
摘要
] (
220
) [
PDF
1150KB] (
428
)
农村宅基地“三权”权能拓展:主要困惑与优化路径
张公望,朱明芬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是拓展“三权”权能,健全宅基地产权结构和利益分配体系,以此解决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问题。通过对部分宅基地改革试点县的调研表明,试点县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权能拓展已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所有权主体虚位、治理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农民集体所有权权能拓展不到位;由于对特殊集体成员群体和特种资格权关系处置不当导致的成员资格权拓展不充分;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改革创新力度不大导致的使用权流转不顺畅等情况,以致部分试点县(主要为第一轮试点县)改革效益已出现边际递减现象。面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当进一步强化法律支撑和市场手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持续拓展宅基地“三权”权能。
2024 Vol. 1 (2): 77-84 [
摘要
] (
223
) [
PDF
1136KB] (
592
)
社会学研究
缺位的农民:村域公共事务参与中的信任要素——基于对S村公益事业兴衰的纵向考察
湛礼珠
市民社会理论的意外复兴契合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建设需要,使得农民公共事务参与广受关注。基于对S村公益事业兴衰的纵向考察,本文揭示了信任形成的社会机制及其对集体行动达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传统村落共同体中,农民基于生产需要而长期互助往来。以由此形成的地方性共识及对其的价值认同为基础,村民在规范、声誉和关系机制的连接作用下,建构了一种熟人社会网络和人格主义信任。由于信息获取、协商谈判和监督执行成本借此降低,集体行动有效增进。社会变迁之下,以地方性共识的逐步解体为起点,信任在其形成机制的理性化变迁与价值认同及有利预期剥离道德因素的过程中完成了异化,交易成本上扬加速了农民缺位,集体行动陷于失败。
2024 Vol. 1 (2): 85-96 [
摘要
] (
249
) [
PDF
1186KB] (
463
)
版权所有 © 2013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