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私了场”:医疗纠纷“私了”现象的关系社会学探析 |
李元来 |
李元来,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讲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公与私。邮编:246133 |
|
|
摘要 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私了”一直是主要的解决方式。法律中心主义多将“私了”行为视为一种法律规避或私力救济,法律多元主义则主要将其看成一种非正式的纠纷解决手段。这些视角都存在认识上的局限。“私了场”是一个从关系社会学出发构建的研究医疗纠纷“私了”现象的分析框架,它牵涉到医疗关系和社会关系,兼具妥协性和争夺性。从宏观上看,“关系”与“面子”作为医疗纠纷“私了”的“结构”和“文化”动因,集中体现了“私了场”的妥协性特征;从微观上看,医患双方在医疗纠纷“私了”实践中所展开的谋略性行动,淋漓展现出“私了场”的争夺性特征。
|
|
关键词 :
关系社会学,
医疗纠纷,
“私了”,
“私了场”
|
|
|
基金资助: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安徽省医疗纠纷“私了”现象研究》(2010sk358)成果。 |
[1]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部.谁来保障医务人员的权益[J].中国卫生,2005(3). [2]高也陶.2002年:中国医疗纠纷处理的重大转折[J].医学与哲学,2002(7). [3]高也陶.2010年:中国医疗纠纷处理的根本转折[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5). [4]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与自律工作委员会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医疗纠纷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2004(3). [5]张妮莉、赵静.医疗纠纷案例处理方式的Meta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14(2). [6]张西瑶等.重庆市233例民营医院医疗纠纷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 2014(13). [7]王耀海.“私了”现象的法治关照[J].江淮论坛, 2010(3). [8]刘博等.医疗纠纷协商解决途径运用的法律考量[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8(3). [9]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社会学观点的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10]谈萧.论“私了”——从非正式制度到正式制度[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1). [11]范愉. ADR原理与实务[M].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12]张滨等.国外ADR处理医疗纠纷模式介绍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6). [13]强世功.“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J].比较法研究,1998(3). [14]边燕杰.关系社会学及其学科地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5][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6]李元来.医疗纠纷协商解决中医患双方的行动分析——以皖西L医院一起医疗纠纷“私了”为例[D].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7. [17]李元来.关系与面子:医疗纠纷“私了”的一种阐释模式[C].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网暨社会资本研究论坛,2014. [18]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9]何友晖、彭泗清.方法论的关系论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J].社会学研究,1998(5). [20]屈英和等.“关系就医”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2). [21]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22]Hu, Hsien Chin. “The Chinese Concepts of ‘fac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6. [23]翟学伟.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4]何友晖.面子的动力:从概念化到测量[C].翟学伟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二辑:面子与文化),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5]翟学伟.关系与谋略:中国人的日常计谋[J].社会学研究,2014(1). [26]李元来.医疗纠纷协商解决中医患双方的行动逻辑[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8). [27]张德胜等.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社会学研究,200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