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J].社会学研究,2006(2). [2]杨海涛、王艳.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工会发展研究[J].思想战线,2011(6). [3]任小平.中国工会:转型期的诉求责难与制度救济[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 [4]冯钢.企业工会的制度性弱势及其形成背景[J].社会,2006(3). [5]徐小洪.中国工会的双重角色定位[J].人文杂志,2010(6). [6]刘泰洪.劳资冲突与工会转型[J].天津社会科学,2011(2). [7]游正林.政绩驱动下的工会行动——对F厂工会主动介入生产管理过程的调查与思考[J].学海,2011(1). [8]许晓军、吴清军.对中国工会性质特征与核心职能的学术辨析——基于国家一直框架内工会社会行为的视角[J].人文杂志,2011(5). [9]王天林.社会转型与工会使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的艰难困局及其瓶颈突破[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0]任小平、许晓军.职工权益自救与工会维权策略研究——基于“盐田国际”罢工事件的观察[J].学海,2008(5). [11]许晓军、任小平.从“盐田国际”罢工事件看中国工会维权路径中的制度救济[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4). [12]张静.外来工为什么愿意使用法律?——义乌工会的新角色[A].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3]陈有德.关于建立工会社会化维权机制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2). [14]Harper.Paul.The Party and the Unions in Communist China[J].The China Quarterly,1969(37). [15]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6]Chen Feng.Legal Mobilization by Trade Unions:The Case of Shanghai[J].The China Journal,No.52,2004. [17]赵炜.工人对工会的“不满”——来自湖北省三家国有汽车企业的实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9(5). [18]黄河涛、赵建杰.论工会“维权”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3). [19]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0]许晓军.中国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合作博弈[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1). [21]游正林.制造认同的又一种模式——G公司协调劳资关系的基本经验[J].社会,2009(1). [22]游正林.60年来中国工会的三次大改革[J].社会学研究,2010(4). [23]蔡金荣.走向独立社团:中国工会发展之进路选择[J].行政法学研究,2009(3). [24]李继宏.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3(3). [25]黄安余.台湾经济转型中的劳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6]Chen Feng.Between the State and Labour:The Conflict of Chinese Trade Union’Double Identity Maeket Reform[J].China Quarterly,Vol.176,2003. [27]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8]韩福国、骆小俊等.新型产业工人与中国工会——“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9]黄岩.代工产业中的劳工团结:以兴达公司员工委员会实验为例[J].社会,2008(4). [30]陈骥.改革中的工会和工会的改革[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9. [31]梁高峰.从劳动关系的协调看中国工会制度的改革[J].社会科学家,2007(2). [32]Chan Anita.Revolution or Corporatism?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 Post-Mao China[J].The Australian Journal Chinese Affairs,No.29,1993. [33]王向民.中国工会的意识状况和行动能力[J].探索与争鸣,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