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通知公告
编读往来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参考文献国标2015
更多>>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 1卷 4期
刊出日期:2022-07-25
本刊特稿
政党建设
钱塘视野
集体行动专题研究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专题研究
本刊特稿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思考社会建构
张康之
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是人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则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我们当前所面对的是两个方面的任务:其一,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采取什么样的社会变革策略,特别是面对“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问题时,如何坚定地走在社会转型的战略性路线上;其二,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将人的生存问题推展了出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存问题的出路,面对工业社会竞争文化的传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就需要建立在合作行动模式的建构上。总之,在全球化、后工业化与风险社会共在的情况下,我们在承担起社会转型的任务时,必须坚持以改革的方式去获取革命性变革的成果,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应落实在社会的伦理建构上来。
2022 Vol. 1 (4): 4-15 [
摘要
] (
645
) [
PDF
1289KB] (
646
)
政党建设
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的内在动力机制探析
肖剑忠,张靖初
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是基层党建“短板”中的“短板”。推进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必须解决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内在动力缺乏的突出难题。鉴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的主要内在动力,因而,必须建立以党的指导思想引领企业正确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以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以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力促进完善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以政府和国企项目招标影响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从而为真正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的目标提供中观机制支撑。
2022 Vol. 1 (4): 16-22 [
摘要
] (
632
) [
PDF
1045KB] (
680
)
中国共产党加强纪律建设的方法论研究
孙大伟
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始终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石。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史实践中注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推动纪律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坚持完善制度,把制度建设贯穿于纪律建设始终;坚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创新;坚持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通过这些方式方法,党在纪律建设方面形成了权威、科学、严密、高效的方法论,产生了无穷的战斗力。
2022 Vol. 1 (4): 23-29 [
摘要
] (
717
) [
PDF
1048KB] (
782
)
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党建重要论述的思想根基、核心要义和实践价值
李天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论述自始至终体现了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这个鲜明主题,贯穿了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红色主线,明确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总体目标,坚持两个“一以贯之”的重大原则和国企党建总要求。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相结合,与国有企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赋予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理论新的内涵,丰富和创新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新时代坚持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
2022 Vol. 1 (4): 30-39 [
摘要
] (
660
) [
PDF
1067KB] (
849
)
集体行动专题研究
社交媒体助推集体行动的实践机制:多重中介分析
杨银娟,李宗开,柳士顺
随着社交媒体在公共生活空间的嵌入程度不断加深,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愈加便利,其具体实践形式越发丰富,由此集体行动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剧增。一个可行的研究视角是运用多重中介分析方法,深入考察社交媒体工具应用程序、社会网络和行动者实践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析社交媒体助推集体行动的实践机制。具体来说,社交媒体主要是通过促进信息交换、政治动员、集体认同等三个中介变量推动集体行动的产生与发展。深入理解社交媒体助推集体行动的实践机制,有利于运用这些机制实现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从而建设更加包容有序的和谐社会。
2022 Vol. 1 (4): 40-51 [
摘要
] (
666
) [
PDF
1109KB] (
925
)
城市社区集体行动的生成机理与成败逻辑——基于H市某小区业主维权事件的案例分析
陈国营,钱攀
集体行动的达成是一个社会性难题,而由于住宅房产是城市居民最主要的资产,且城市社区的规模又适当,因而就成了研究集体行动的理想对象。不同于既有研究单一维度的分析视角,本文针对城市社区集体行动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既将政治、法律和政策等宏观因素纳入其中,又将宏观因素和微观行动勾连起来,进而描述了H市某小区业主维权集体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研究发现,涉及业主利益的广度和强度是引发集体行动的主要动因,而一旦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政策执行发生偏离并损害业主的正当权益,就容易成为引发集体行动的导火索;政治和法律均具有“维权武器”和“维权瓶颈”的双重属性,对业主的集体行动会产生双重影响,其关键在于行动精英对政治和法律如何进行利己性的阐释,从而找到维权的法律支撑点;对维稳政治和重大政治活动实现策略性的利用,可以减少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利用政策给集体行动造成的阻碍;政治、法律和政策导向具有双向关系,这种三角互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社区集体行动的走向和结果。
2022 Vol. 1 (4): 52-61 [
摘要
] (
606
) [
PDF
1629KB] (
684
)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专题研究
交换视角下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升级路径——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分析背景
隋福民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需要升级。从交换的视角看,可以从再造农产品流通模式入手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主张,在现有的市场交换体系中边际生成平台交换模式,在一种竞争式格局下完成各自的演化,从而能够进化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模式。与传统体系相比,平台模式可以降低流通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匹配供需、维持产销平衡。建立平台需要以生产者为主体,但国家需要在资金上进行大量投入,因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公共品的特性。这种平台模式有助于改善中国农业和农民的境地,有助于保障中国的农业安全,有助于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2022 Vol. 1 (4): 62-71 [
摘要
] (
589
) [
PDF
1082KB] (
754
)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与中国经济循环的重塑
乔晓楠,王奕
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经济循环重塑的经济机制:在生产环节通过空间集聚实现规模效应,在消费环节消除区域壁垒适应生产集聚,在交换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优化流通体系,在分配环节协调地方关系促进平衡发展。因此,从经济循环四个环节共同发力,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促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地方政府激励相容的自发选择,进而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高效、更具规模且公平稳定的国内市场。
2022 Vol. 1 (4): 72-78 [
摘要
] (
562
) [
PDF
1111KB] (
702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
韩文龙,张瑞生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新发展阶段,为实现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畅通“双循环”,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充分的制度保障。正确理解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深刻内涵,需要理解和把握六对辩证关系: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建立与破除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区域与整体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为顺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持续高效建设,必须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加快建设成统一的市场制度体系、统一的要素市场体系、统一的市场治理体系以及统一的城乡融合市场体系。
2022 Vol. 1 (4): 79-88 [
摘要
] (
631
) [
PDF
1134KB] (
937
)
钱塘视野
宜居城市建设的成效评价与对策优化——以杭州为例
李斌
宜居城市作为高品质生活的基础和特质,已然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成效评价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指示器,引导建设实践的不断优化。宜居城市建设的成效评价可以从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方便适宜度、公共安全度、社会文明度等多维度展开。宜居城市既具有共性特征,也具有自身个性特色,每个城市都会有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特质,而且城市发展阶段不同,主攻重点随之也有所侧重。杭州城市形态丰富、结构多元,在我国城市体系中较为典型。总结评价近年来杭州宜居城市建设成效、研究探讨新时代杭州建设一流宜居城市策略和做好六个“加减法”举措,对全国同类城市具有借鉴参考作用和示范引领效应。
2022 Vol. 1 (4): 89-96 [
摘要
] (
557
) [
PDF
1069KB] (
786
)
版权所有 © 2013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