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协同治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治理范式的有效选择 |
刘晓 |
刘 晓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与公共政策分析 211189 |
|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协同治理成为一种新的治理范式。作为全球语境下的一种治理新理念,它的理论基础是复杂性管理范式,前提假设是“多中心”理论,以信任为基础,坚持上下互动的权力向度与资源整合的权威来源,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福利的改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四大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以前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传统关系格局,由于传统政府治理范式的时代不适应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一治理主体的“失灵”困境和多元治理主体的产生等原因,中国政府向协同治理范式转变具有了现实必然性。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下,实现政府传统治理范式向协同治理范式的转变,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政治前提之下,加强协同治理的行政生态文化重塑,推行公共服务取向的政府再造,积极培育“第三部门”,壮大公民社会力量,构建一整套协同治理的制度体系。
|
|
关键词 :
协同治理,
市场经济,
治理范式,
政府再造
|
|
|
[1] 张连国.治理理论的本质属于复杂科学范式[J].学术论坛,2006(2). [2] [美]詹·库伊曼.治理和治理能力:利用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A].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既非巨人国也非小人国[A].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C].毛寿龙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4] [法]托马·穆里埃斯.协同治理--读菲利浦·莫罗·德法尔日著作的笔记[EB/OL].陈力川译.http://www.cc.org.cn/newcc/xietong/wenji_lunwen_6.php. [5] 孔繁斌.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EB/OL].马恩学习在线,http://www.maen.cn/htm/tsggl/0542315414661518.htm,2003-11-09. [6] 赵延东.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J].中国科技论坛,2004(4). [7][8]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 Salamon Lester M.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 Nonprofit Relations[A].Powel W.W.The Nonprofit Sector:A research Handbook[C].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10] 民政部.民政统计2005年第一季度数据[EB/OL].http://www.mca.gov.cn/mztj/yuebao0503.html. [11][14]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治理的变迁[A].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 韩庆祥、杨占生.让“能力本位”支撑中国企业和企业家[J].理论探讨.1999(2). [13] 任晓.中国行政改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5] 贾西津.治理结构转型与NGO的角色[EB/OL].中国政治学网站,http://www.cp.org.cn/jiuban/2233/ReadNews.asp?NewsID=363&BigClassID=24&SmallClassID=40&SpecialID=0.2003-05-17. [16] 吴海华.转型时期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EB/OL].学说连线网站,http://www.xslx.com/htm/mzfz/gjzz/2004-01-15-15817.htm.2004-01-15.
|
[1] |
冉昊. 福利国家生产系统市场化变迁的经验分析——基于一个三维框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2): 43-49. |
[2] |
黄文忠. 准确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助破解国企改革中的五大难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3): 68-72. |
[3] |
陈达. 市场经济的国家理由[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3): 21-25. |
[4] |
马光荣. 国内关于“有限政府”的研究综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4): 92-96. |
[5] |
郑维伟.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政治逻辑[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1): 48-53. |
[6] |
潘惠香.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性——解读亚当·斯密问题的当代价值[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3, 1(5): 89-93. |
[7] |
胡建,何云峰. 启蒙价值目标的现时代实践意义[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2, 1(2): 34-36. |
[8] |
陈国祥.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1, 1(4): 50-52. |
[9] |
王祖强. 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重大创新——记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1, 1(3): 36-43. |
[10] |
何云峰,朱勤军. 论创新作为一种心态及其确立的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0, 1(5): 40-43,48. |
[11] |
陈立旭. 论市场机制对严肃文化的正面作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0, 1(2): 14-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