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失地农民经济贫困与治理路径 |
聂洪辉 |
聂洪辉(1973—),上饶师范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研究 334001 |
|
|
摘要 从调查来看,我国的失地农民经济贫困可以分为延续型、人力资本缺乏型、意外型和好逸恶劳型,并具有继发性和被动性、同质性和群体性、积累性、脆弱性和双重感受性等特征。因此,必须通过消除失地农民制度贫困解决经济贫困,对失地农民经济贫困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帮扶策略,让贫困的失地农民“双向得利”等途径综合解决失地农民的经济贫困问题。
|
|
关键词 :
失地农民,
经济贫困,
治理路径
|
|
|
[1]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童新,林闽钢.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3(3). [3] 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中国农村观察,2003(6). [4] 陈映芳.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M].文汇出版社,2003. [5] 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社会学研究,2006(3) [6] 毛丹,王燕平.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J].社会学研究,2006(6). [7] 赵康.2005杭州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情况与建立新机制的探索[J].杭州研究,2005(2).
|
[1] |
毛协铜. 构建国家与失地农民理想型互动关系的基础——以浙江余姚市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4): 85-88. |
[2] |
杜洪梅. 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社会认同状况调查[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4): 35-39. |
[3] |
朱明芬;李一平;楼大为;. 浙江失地农民生存状况与制度支撑[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1): 11-15. |
[4] |
李一平. 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 推进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 1(5): 52-55. |
[5] |
朱明芬. 杭州市郊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及对策[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3, 1(4): 16-2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