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理论依据、现实基础和基本关系 |
史及伟 |
史及伟,杭州市社科院院长,310006 摘 要: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昭示着后发国家可能呈现的共同规律和人们生活的共同追求。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无疑与“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相当吻合。从一定意义上说,罗斯托阶段论或许可以作为我们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杭州正在向“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迈进。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具有深厚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为提升“五大生活品质”,需要相应地处理好“生产与消费”、 “效率与公平”、“民主与法制” “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五个基本关系。关键词:生活品质之城 理论依据 现实基础 基本关系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43(2008)05-0004-05 |
|
|
摘要 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昭示着后发国家可能呈现的共同规律和人们生活的共同追求。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无疑与“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相当吻合。从一定意义上说,罗斯托阶段论或许可以作为我们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杭州正在向“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迈进。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具有深厚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为提升“五大生活品质”,需要相应地处理好“生产与消费”、 “效率与公平”、“民主与法制” “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五个基本关系。
|
|
关键词 :
生活品质之城,
理论依据,
现实基础,
基本关系
|
|
|
[1] 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 贺东航.中国村民自治制度“内卷化”现象的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6). [3]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
[1] |
王宁. 虚拟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路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6): 54-60. |
[2] |
李宓斯. 事业单位的发生:学理分析与现实基础[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5): 45-49. |
[3] |
课题组. 引导宗教在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中发挥积极作用——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我市宗教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6): 4-10. |
[4] |
朱向军. 夯实“生活品质之城”的基础[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4): 13-17. |
[5] |
张书林. 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依据与概念内涵[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3): 51-5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