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区分与分类治理 |
谢俊贵 |
谢俊贵,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信息社会学、网络社会学。邮编:510006 |
|
|
摘要 对网络群体事件进行类型分析是深入认识网络群体事件的有效方法,也是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群体事件治理的科学基础。国内学者对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有过多种划分,但仍难以达到科学、系统、实用的区分程度,因此,很有必要对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再做探讨,进而探寻其分类治理之法。具体研究问题有两个:一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群体事件,是否能够对其进行系统的类型区分,进而逐步构建一个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系统,这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二是面对各色各样的网络群体事件,是否能够对其进行对症下药的分类治理,以期收到最佳的治理效果,这是一个实践论问题。
|
|
关键词 :
网络群体事件,
类型划分,
分类治理,
治理理路
|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虚拟社会治理与社会协同问题研究”(14ASH011)、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网络群体事件预防、引导与治理研究”(11ZGXM84002)、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国家级重大培育项目“网络虚拟社会协同治理体系研究”(2014GWXM013)、广州市属高校“羊城学者”首席科学家科研项目“社会良性运行视域中的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研究”(12A012S)的阶段性成果。 |
[1]刘简.中文古籍整理分类研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 [2]裘伟廷.网络群体性事件初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3]邓蓉敬.国内外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6). [4]杜骏飞.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9(7). [5]乐国安、薛婷、陈浩.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框架初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6]谢金林.网络政治抗争类型学研究——以2008-2010年为例[J].社会科学,2012(2). [7]华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模式与类型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 [8]郝其宏.网络群体性事件类型辨析[J].电子政务,2013(5). [9]黄军菲.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特征及类型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10]严茂丰.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法治化的思考[J].公安研究,2014(4). [11]杨明奇.江宁房管局回应天价烟局长事件称网络太厉害[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8-12/30/content_10578966.htm. [12]王颖.环境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以广东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例[J].新媒体与社会,2013(3). [13]邱美辉.厦门沧海PX项目风波始末[N].中国化工报,2007-6-4. [14]马丁·G·利比基.网络威慑对战争的颠覆性影响堪比核威慑[J].王兵兵编译,知远防务评论,2010(3). [15]陈勇、王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控制——以瓮安事件为例[J].当代传播,2009(3). [16]张恒、赵博.盘点2014年和别十大网络舆情事件[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12/31/c_1113846129.htm. [17]墩墩智囊.2015年中国互联网舆情热点事件大盘点[EB/OL].http://www.haijiangzx.com/2016/0112/640657.shtml. [18]谢绮珊.网络签名“取消中医”被斥闹剧[EB/OL].http://www.confucianism.com.cn/Show.asp?id=8576. [19]卢俊宇.“秦火火”一审被判三年 当庭表示不上诉[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4-04/17/c_126400880.htm. [20]王书明、杨洪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基于厦门PX项目抗争事件的思考[J].科学与管理,2011(2). [21]麦佶妍.网络民主视域下政府决策的合理化探究——基于“番禺垃圾焚烧事件”的分析和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12(7). [22]南都讯.合肥公务员被误当传销人员遭城管棍棒围殴[EB/OL].http://news.163.com/14/0422/06/9QDQB6NQ00011229.html. [23][美]杰克·D.道格拉斯、弗朗西斯·C.瓦克斯勒.越轨社会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6]陈庆华、高兴武.大城市边缘区的分类治理[J].行政管理改革,2015(6). [27]何明升、白淑英.网络治理:政策工具与推进逻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
[1] |
张康之. 论社会治理中的身份承认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5): 4-14. |
[2] |
课题调研组. 以党政“善治”应对基层社会治理新挑战——杭州基层社会治理体制问题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4): 77-84. |
[3] |
洪沁川. 亲社会视角下自愿工作的动因研究——以北京大学BBS版务组为对象的考察[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3): 79-86. |
[4] |
丁开杰. 农民工社会服务的第三方供给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4(2): 37-42. |
[5] |
陈宇. 新时期杭州社区建设的成就与特点[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3(2): 57-61. |
[6] |
常敏.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复合主体中的权责边界研究——以杭州的实践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3(1): 81-85. |
[7] |
卢芳霞. 中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之路径与模式初探——以“枫桥经验”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5): 62-66. |
[8] |
郎晓波;俞云峰.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组织优势及路径选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5): 50-54. |
[9] |
斯国新. 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下的维稳工作思路研究——基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情况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5): 67-71. |
[10] |
王莹. 社区民主与海星型社区网络的创建和发展——对北京回龙观社区网运作方式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3): 86-89. |
[11] |
王明;. 关于集镇社区居民娱乐方式的思考——以A集镇社区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7(5): 66-71. |
[12] |
陈觅;.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初探[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7(5): 72-74. |
[13] |
古小波作;. 浅议下岗失业人员的社区援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7(3): 93-96. |
[14] |
叶英;. 解读城市社区直选——以杭州市下城区灯芯巷社区居委会“海选”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7(1): 24-28. |
[15] |
郅玉玲. 未来浙江城镇老年人社区服务市场需求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 5(1): 22-26. |
|
|
|
|